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075篇 |
免费 | 174篇 |
国内免费 | 38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85篇 |
劳动科学 | 11篇 |
民族学 | 100篇 |
人才学 | 21篇 |
人口学 | 5篇 |
丛书文集 | 1984篇 |
理论方法论 | 317篇 |
综合类 | 2535篇 |
社会学 | 113篇 |
统计学 | 1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8篇 |
2023年 | 174篇 |
2022年 | 141篇 |
2021年 | 187篇 |
2020年 | 187篇 |
2019年 | 140篇 |
2018年 | 75篇 |
2017年 | 88篇 |
2016年 | 130篇 |
2015年 | 185篇 |
2014年 | 280篇 |
2013年 | 278篇 |
2012年 | 340篇 |
2011年 | 335篇 |
2010年 | 334篇 |
2009年 | 339篇 |
2008年 | 402篇 |
2007年 | 321篇 |
2006年 | 280篇 |
2005年 | 236篇 |
2004年 | 196篇 |
2003年 | 165篇 |
2002年 | 145篇 |
2001年 | 89篇 |
2000年 | 67篇 |
1999年 | 39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困惑中的进步──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范式的当代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哲学的困惑乃是一种进步,没有困惑就没有哲学的有效思维。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在困惑中开始了思维转型,即经历了从本体论范式向认识范式,再向人学范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22.
23.
20世纪西方受语言学转向影响而消解作者的形式主义文论主要有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新批评和结构主义等,本文主要考察这些理论中作者观念的变迁,并通过揭示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局限和盲视来恢复作者的地位和在场,即过于强调语言的自律性,而忽视了语言的人文功能和文化内涵;排斥主体在语言系统中的作用,忽视对言语语言学规律的研究.最后指出,文学既是作者个人的一种私人言说,具有此时此地的独一无二性,充盈着作者个人独特的生命体验;更是一种话语实践,是作者与他人、与社会进行沟通交流的媒介.作者在文本中是必不可少的在场. 相似文献
24.
法律史若要走出法学“边缘学科”的困境,可尝试自法律史研究旨趣的法理学论证逻辑、传统法律史叙事框架的法理学“修复”、“法理学化”的法律史研究等方面,进行研究范式重构。法律史的法理学论证逻辑,不仅要求厘清史料与史实的关系,还要求对新的史实的发现始终保持开放心态。面对传统法律史叙事只关注“历史—事实”而带来的诸多缺陷,应引入“历史—事实—原因”的法理学叙事框架予以弥补。“法理学化”的法律史分析,可在承认法律人类学“可翻译性”理论基础上,自静态与动态法理学双重视角同时展开。法律史的法理学分析范式建构是一项体系化工程,需要以跨学科视角来进行知识、方法与技术等层面的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25.
文章以“还原”“暧昧”“转向”三个方面作为切入口,对海德格尔与梅洛-庞蒂的“在世”学说进行了比照研究;无论在海德格尔还是在梅洛-庞蒂看来,“在世”现象都呈现出一种“神秘”的特性。也因此,对他们而言,必然存在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即“彻底的还原是不可能的”;在对在世-现象的先天描述上,海德格尔同梅洛-庞蒂的“亲缘性”是不可否认的,即他们都承认一种源初意义上的“暧昧”,这种“暧昧”不仅体现在对存在意义整体的先行领会上,同时也由基于身体性-在世的知觉-活动所体现;在朝向共同的目标“源初的在世-现象”的过程中,海德格尔与梅洛-庞蒂似乎同时也在完成着一种“相向运动”。具体而言,即是经由各自所实行的“转向”,海德格尔愈加明显地突出这一源初现象的身体性维度,而梅洛-庞蒂则逐渐“远离”了在现象层面上对身体-在世的具体描述,进而将讨论的重心转向更具本体论意味的领域。 相似文献
26.
50年前社会心理学发生的“危机”是影响其当代走向的标志性事件。这次危机导致了社会心理学内部与外部两方面的变化:在内部,不但引发了原本占主流地位的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再造,以行为主义为基础的研究范式弱化,新的“认知革命”兴起,而且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新生的社会建构论也破土而出。在外部,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本土化运动向美国主导的研究范式提出了挑战,其中最显著的是欧洲社会心理学成功建立了“第二个知识中心”,并通过社会表征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及话语分析技术等反过来影响到原本占主导地位的美国社会心理学。 相似文献
27.
文学研究的发展态势与文学实践的生命之旅遥相呼应 ,在文学研究中人们也强调引进生命意识和生命活动视角 ,将文学置于生命美学的图景中进行审视和阐释 ,将对生命意识的考察上升到美学的层次 ,建构文学的生命观或生命文学观。理论和实践的共振共鸣 ,将文学活动引向深入 ,使文学的生命意识和生命美学观念犹如一道行走的风景 ,在开放、多元的发展变化中昭示着文学的行进和存在 相似文献
28.
扶贫范式是国家治理贫困地区的主要模式,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扶贫范式是将我国传统扶贫范式进一步转化的重要途径。西部地区只有结合本地区实际发展状况,才能确保现阶段的扶贫范式发挥实质作用。 相似文献
29.
通过对公共选择学派学者塔洛克早年提出的革命模型的分析 ,提出了公共决策面临的范式问题 ,考察了迄今为止的决策科学的三大范式 ,对其演变发展和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30.
新时期我国社会最大的特征就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社会主义命运的关键抉择.经验证明: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的旗帜方向,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合法性和执政基础;坚持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执政理念,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和执政水平;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执政方略,不断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建设;坚持改革与开放互相促进的原则,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同时,坚持改革的辩证法和政府范式创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