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563篇
  免费   2096篇
  国内免费   522篇
管理学   8408篇
劳动科学   362篇
民族学   6093篇
人才学   1888篇
人口学   577篇
丛书文集   24968篇
理论方法论   4454篇
综合类   49319篇
社会学   7312篇
统计学   800篇
  2024年   433篇
  2023年   1753篇
  2022年   980篇
  2021年   1578篇
  2020年   1732篇
  2019年   1945篇
  2018年   819篇
  2017年   1660篇
  2016年   2258篇
  2015年   3397篇
  2014年   7250篇
  2013年   6849篇
  2012年   7717篇
  2011年   7668篇
  2010年   7145篇
  2009年   7188篇
  2008年   8004篇
  2007年   6309篇
  2006年   5319篇
  2005年   4837篇
  2004年   4514篇
  2003年   4074篇
  2002年   3232篇
  2001年   2771篇
  2000年   1994篇
  1999年   977篇
  1998年   506篇
  1997年   452篇
  1996年   267篇
  1995年   189篇
  1994年   135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课程编制与本土文化的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文化在学校文化中居于重要地位,课程在传递、传播文化的同时,还具有发展文化、维护本土文化的重要功能。本文通过对课程理论及其课程实施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当前我国文化处境和教育价值取向,试图构建一种突显课程文化性尤其是本土化价值的课程文化体系,在多元文化的冲突中为维护本土文化安全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992.
移情是指尽量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立场去思想,去体验,去表达感情。移情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是不同文化群体的交际主体之间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一道润滑剂。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交际双方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文化差异,不能达到有效交际,因此需要培养和提高文化移情能力,这对于跨文化交际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93.
政治文化是政治发展的主流、经济的杠杆、文化的中枢,对国家政治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政治文化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政治文化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加快政治文化建设,建立新型农村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94.
辽·金·西夏     
《中文信息》2007,(6):00-107
公元十世纪初到十四世纪,中国北方诸民族纷争崛起,在汉族文化的影响下,加速了封建化过程。同时又以他们新兴的军事优势,取得了一部分或全部的统治权,其中契丹族建立了“辽”,“党项”族建立了”西夏”,女真旗建立了“金”。这些入室中原的北方少数民旅,在陵寝制度上。吸收了汉旅传统文化,同时还保留了许多民族特色和习俗。这种汉族文化与北方各民族文化的交流,是中国陵寝制度史上的重要一页。  相似文献   
995.
唐诗之所以繁荣,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高峰,是诗歌发展到成熟阶段的必然结果,也是汉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趋势。如何读诗,如何理解诗,是探讨唐诗时所不能回避的问题。诗并不神秘,要更好地理解唐诗,必须从文化传统和汉语言特点这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996.
《决策与信息》2007,(12):39-40
选择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就是选择了一条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科技文化化与文化科技化的高端发展路线,以保证其在未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中,始终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997.
费孝通先生不仅是一位人们熟悉的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他还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教育人类学家。是他首先将教育作为一种文化形式纳入到中国人类学的研究领域,并给予了教育与家庭、亲属关系、种族、社区等人类学研究主题同样的重视程度。费孝通先生倡导的人类学精神和他的教育人类学思想,对于从事教育研究的工作者来说有着实际的意义。当我们把他的“文化自觉”理念引入到“教育自觉”中时,我们开始尝试对本土教育的反思,并在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建设中,探索一条既不“复旧”又不“他化”的革新之路。  相似文献   
998.
该文阐述了文化溯源对继承和发扬大庆精神体系这一无形资产的意义,并简略分析了大庆精神体系创造者的政治、文化特征,在此基础上追溯了大庆精神体系在形成时期与中国传统文化、党建文化、中国军事文化的文化渊源,分析了上述文化对大庆精神体系形成的文化影响。以期通过对这一精神体系的文化溯源达到挖掘底蕴,提高品位;加深理解,促进熔融;整体把握,继承创新;自我认识,规避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9.
中朝两国文化源远流长,儒学传入朝鲜后,对朝鲜的政治统治、思想观念、教育制度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朝鲜立足本国国情,从多角度、多侧面与儒学发生了融合,并逐步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朝鲜儒学。  相似文献   
1000.
人类自身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创造者和彰显者,文化研究与文化产业研究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文化产业与商品生产相比,需要抓住文化的特性,把一些适宜于产业发展的文化转化为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中的“文化”本身又是一种观念形态,是文化创造者创意的感性显现,因此文化产业又可以称之为创意产业。在研究文化产业的发展走向时,我们必须把文化产业纳入社会发展进步的轨道上加以考察,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文化、文化化、审美化和休闲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