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0篇
  免费   33篇
管理学   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20篇
丛书文集   145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286篇
社会学   22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01.
本文通过综合考察西夏新旧两种译本佛经的对勘成果,并结合施经发愿文,对仁宗时期的校经实践进行了全面梳理,希望理清仁宗校译佛经的宗教背景、校译规程、参与经师、校经原则、校勘重点等具体细节,为全面把握西夏仁宗时期的校经情况以及当时的佛教面貌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702.
703.
[摘要]“利美”,也称“利美运动”,是19世纪兴起于康区的由藏传佛教著名学者降央钦则旺波、贡珠云丹嘉措等倡导和发起的一场宗教文化复兴运动。“利美运动”虽然是藏传佛教内部各教派之间展开的一次互动、调和与对话,但它以开阔的视野和多样性的表现方式深刻影响了藏传佛教及藏族文化,促进了宗教之间的和谐与对话。本文通过对“利美运动”的历史追踪与文化分析,对这一运动蕴含的丰富学术思想进行了多方面的解读,提出了摒弃宗派偏见,在沟通与对话中建构中华宗教文化和谐共生、和而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704.
石硕 《西藏研究》2008,108(2):51-58
文章主要依据<拔协>有关后弘期上、下两路弘传的记裁,对两路弘传不同特点及各自所发挥的不同历史作用进行了探讨.认为下路弘传是以兼收并蓄,融入有苯教乃至汉地佛教因素,突出个人修持和戒律相对松弛,未见地方政权支持与推动,民闻性、自发生性突出为特点;上路弘传则以有阿里王室的倡导与推动,阿底峡发挥核心作用以及戒律严格,讲求次第和显密教理较为系统且正统性较突出为特点;二者相得益彰、各有所长,对后弘期佛教在藏地的复兴发挥了不同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705.
崔红芬 《中国藏学》2008,(1):210-214
西夏政府效仿中原僧人的封号制度建立了自己较完备的僧人封号体系,任用吐蕃、天竺高僧担当帝师之职,总领全国佛教事务,充任功德司正,并参与佛经的校勘和译释等工作,为西夏佛教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笔者通过对西夏佛经和藏族史料的整理,对以往的观点提出了一些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706.
牛绿花 《中国藏学》2012,(1):139-146
藏传佛教僧尼是社会特殊群体,通过社会保障使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体面地生活,是以人为本政治理念的体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社会公正的要求。文章在实地调研材料的基础上,分析了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藏传佛教僧尼医疗和养老保险、社会救助及其他保障措施的实施情况,简要评析了僧尼社会保障实施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完善僧尼社会保障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07.
关于"男逸女劳",自近代以来备受汉地旅行家的特别关注。尽管在我国不很普遍,但也并非广西土著民族聚居区的独有现象,它在甘青藏区也长期存在。在其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所衍生出来的"生女养老"的生育观和"赘婿盛行"的婚姻观促使其本身固定成俗。这些观念及其本身,似乎缘于劳动力缺乏,但实际上与宗教信仰关系重大。甘青藏区,地处高原寒区,固守陋习,发病率较高,医疗条件滞后,"枉死者众",劳动力本身就缺乏;再加上其远离汉区笃信藏传佛教,"男子以出家作喇嘛为荣",限于佛教教规而失去婚育机会,"生齿不繁",从而导致劳动力更加缺乏。尽管如此,对于被打上"劣生"烙印的女性来说,任劳任怨,也并非完全迫于这种形势,主要还是藏传佛教思想对其长期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708.
清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自1644年定鼎中原,至1911年宣统帝溥仪退位,统治中国达267年。其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地制定的诸项民族及边疆政策是其帝祚绵长的主要原因。清王朝在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所实施的一系列  相似文献   
709.
《时轮经》全称《时轮金刚大根本续经》,是藏传佛教中地位非常重要的一部经典.相传,该经系释迦牟尼佛为以香巴拉法王月贤为首暨北方迦婆罗萨化身的九十六法王和其无量数的清净眷属所讲说的.《时轮经》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不仅提到了伊斯兰教兴起后对香巴拉的入侵,还记载了一种独特的伊斯兰教先知谱系.  相似文献   
710.
关于吐蕃宗论的历史叙述和学术研究都深受<拔协>的影响.然而,这是一本晚出的史料价值令人质疑的著作.新近翻译出来的吐蕃时期的藏文著作<禅定目炬>,则对事件起因和结果作了另一番完全不同的叙述,给这个耗费了几代汉学界和藏学界精英心血的课题带来了全新的视野.特别重要的是,它指出了拔·塞囊,通常所说的<拔协>的作者,给吐蕃佛教带来的"障难".结合相关资料分析,可以推断,拔·塞囊和娘·定埃增等人对吐蕃佛教发展道路的看法不同,导致了吐蕃宗论的产生.摩诃衍、莲花戒等人,都是被动地卷入其中的.而拔·塞囊的障难,源于他对佛教本质精神的疏离.他看重桑耶寺的象征意义和世俗基础,最终给佛教带来灾难.这是发人深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