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07篇
  免费   552篇
  国内免费   145篇
管理学   2049篇
劳动科学   69篇
民族学   762篇
人才学   233篇
人口学   72篇
丛书文集   5277篇
理论方法论   984篇
综合类   10851篇
社会学   1258篇
统计学   449篇
  2024年   159篇
  2023年   634篇
  2022年   583篇
  2021年   720篇
  2020年   673篇
  2019年   598篇
  2018年   299篇
  2017年   463篇
  2016年   605篇
  2015年   966篇
  2014年   1953篇
  2013年   1580篇
  2012年   1428篇
  2011年   1518篇
  2010年   1521篇
  2009年   1497篇
  2008年   1604篇
  2007年   1043篇
  2006年   926篇
  2005年   788篇
  2004年   610篇
  2003年   584篇
  2002年   440篇
  2001年   352篇
  2000年   232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生态公益林旨在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因而被禁止或严格限制采伐,对于公益林经营者而言,其经济效益无法实现,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应运而生。生态效益属于公共产品的范畴,具有公共利益的属性,政府作为公共产品的主要供给者、公共利益的维护者,理应在生态公益林补偿中发挥主导作用。然而,就现行生态公益林政府补偿而言,不同层级政府之间,补偿职责定位不清,政府纵向、横向补偿关系尚未真正建立,补偿对象界定不合理,补偿收益分配关系不清,补偿方式单一、补偿标准低,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生态公益林补偿的效果。为此,要以解决现行生态公益林补偿中存在的问题为指向,以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为主线,构建起健全、有效的生态公益林政府补偿模式与机制。  相似文献   
212.
欧茨的小说《奇境》刻画了20世纪3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处于历史变迁中的男性荒原般的精神状态,深入男性内心最隐秘的地方,揭示了他们的恐惧、压抑、绝望,探寻了男性的内心孤独、抑郁、精神空虚、自我异化的生存困境。小说中对男性精神生态的刻画,说明当时美国社会的不良现象给人们生存造成的混乱局面和心理问题,也体现出欧茨对人的关注,对人精神的关切,对男性无奈处境的怜悯。  相似文献   
213.
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抓好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和我国传统的儒家、道家文化根基中的生存智慧作为哲学依据,是顺应时代要求的新论断。这个思想有着生态自然观与生态经济观相统一、规律性与目的性相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思想特点。有此思想指导,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然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214.
215.
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对马克思"类本质"问题的再反思是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性自觉和基本前提。人的"类本质"是基于人的"类能力"而次第扩展的超越于人的"种"特征的本质,它具体体现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的各种文明状态。基于人类整体性文明之上的生态价值观构成了人类整体性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核,而这一价值观的真正确定尚需人类生态文化运动的启蒙,从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基础性支撑。  相似文献   
216.
在马尔萨斯理论的影响下,西方“深绿”和“浅绿”思潮把历史唯物主义归结为不承认自然的极限、经济决定论、技术决定论和生产主义,并将历史唯物主义和生态学对立起来,他们的这种观点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误读。马克思、恩格斯通过超越近代主体形而上学而创立生态思维方式,形成了以人类实践为基础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相统一的生态自然观,以此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资本的全球化所造成的自然环境的破坏和自然资源的衰竭以及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物质与能量交换关系的中断,提出只有破除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关系,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合理协调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真正解决生态危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理论对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和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17.
218.
生态文明取向对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政府管理创新的启示,既体现为"不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新思维,也体现为推动"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型,从微观经济领域退出,转向宏观管理、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产品供给的职能定位,还体现在跨行政区域环境治理、各级政府协同共建经济区的尝试中。  相似文献   
219.
作为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满族民俗文化源自于满族人民长期的文化探索与传承.在生态翻译学理论框架内,运用“多维转换”的理念和方法,结合满族民俗文化典型译例分析,从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来探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进行适应性选择转换,优化选择各种翻译策略,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以期为满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译介与传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20.
信息时代数字技术不断发展,给艺术设计领域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新的挑战,艺术设计要转变理念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研究信息时代设计的特征,探究"个性化"的设计风格和"人性化"的设计理念,探究艺术思维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的融合,构建信息时代的设计理念,对促进设计艺术的发展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