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9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57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68篇
人才学   19篇
丛书文集   329篇
理论方法论   56篇
综合类   753篇
社会学   69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王独清的诗歌里弥漫着一种忧郁而颓废的情调,这和他本人的流浪经历有关,也归因于他所受到的西方象征派诸诗人的影响.他同时代的诗人穆木天曾评论说他是最能表现"五四"浪漫思潮末期的"颓废的空气"的代表诗人.文学作品中的颓废风格在五四一代作家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比如郁达夫和徐志摩.王独清终身一生也没有摆脱他在诗歌中营造的颓废的幻象.  相似文献   
92.
神话里说,夫妻本就是一个人,一个长着4只眼睛、4只耳朵、4条胳膊和4条腿的人。神将他们分开,于是在世间,他们苦苦找寻,然后,相遇、相知、相拥、相守,再次成为一个人。  相似文献   
93.
聂晶 《21世纪》2009,(1):28-30
“岩彩”——个响亮而美丽的名字。它既明示了其材质特征,又阐明了它可承载的当代绘画特征。在我国的绘画史中,运用矿物色的绘画作品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半坡原始古朴的彩陶,马王堆赋彩浓郁的帛画、漆画,色彩斑斓的敦煌石窟壁画,唐人绚烂富丽的工笔重彩,构成一幅辉煌的中国绘画发展史。  相似文献   
94.
《列王纪》中一些英雄形象活跃于维吾尔古代民间文学之中.这可能与波斯袄教的传入同时,并与伊斯兰教传入前就已根深蒂固的尚勇精神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95.
人们习惯于在诸子学的框架中理解先秦诸家,这是一个需要重新审视的进路。诸子学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诸家之学,而是内在关联的思想互动机制。法家是诸子学中的重要一系。限定在诸子学的框架中,并不足以理解法家,需要在前诸子学的王官学体系中理解法家的缘起,也需要在秦汉的霸王学体系中揭示法家的走向,扼住这两个端点,才能准确理解诸子学中的法家如何确定自己的思想定位与政治导向。这是一个在春秋战国时期国家裂变之局中,与秦汉在真正的统一国家平台上重新建构古代国家的巨变中得以凸显的思想变化:法家的突起,为中国从准国家进入完整意义的国家,准备了思想动力,而其余诸家,则从不同角度辅佐法家,玉成了中国的古代国家重建。  相似文献   
96.
张鸣 《领导文萃》2009,(5):83-86
王闿运是晚清的大名士。不过即使是大名士。也没有生下来就做的,在他出道之初,其实是有机会做跟名士完全不同的能臣的。乾嘉之际,湖南是个出读书种子的地方,王闿运就是一个湖南骡子似的读书种子。《清史稿》上说他“年十有五明训诂,二十而通章句,二十四而言礼”,  相似文献   
97.
论王希杰修辞学研究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希杰修辞学研究和修辞学观点的嬗变过程,始终贯穿着人文主义精神,浸透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它揭示了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民族精神内涵之间的关系。王希杰修辞学的人文主义精神以非理性主义为哲学基础,表现在对传统的“修辞立其诚”原则的重塑和“得体性”原则所表现的人文色彩。  相似文献   
98.
高丽忠烈王于高丽元宗十五年(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娶元世祖之女,同元朝正式建立了联姻关系.忠烈王以贵为元朝驸马的身份,频繁来往于元朝与高丽之间,不仅提高了其本身的地位,在政治上为高丽赢得了尽可能多的好处,而且密切了双方的关系,为双方和平友好往来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9.
李斯的政治思想是在“得时无怠”的时空截面和厚今薄古的时间流程中完成的。“得时无怠”是对当下的时间片断的重视和把握;薄古厚今是“得时无怠”从纵向的时间过程中逻辑地发展出的历史观念。在此基础上,李斯明确地反对“师古”,倡导因时制宜,师法后王。这种时间观和政治理念有其两面性,一方面促成了李斯在政治上的业绩,另一方面又为秦王朝的覆亡和李斯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00.
李白的作品自问世以来即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而广为流传。可是,李白诗文散落民间,亡佚是很严重的。李阳冰《草堂集序》称:“自中原有事,公避地八年,当时著述,十丧其九,今之所存者,皆得之他人焉”。这是太白弥留之际托族人李阳冰为其集子作序时的情况。魏万说:“经乱离,(李)白章荡尽。”(《李翰林集序》)也印证了此点。由于时代推移和其它诸种原因,李白的作品在宋初已散失得很厉害了。乐史、晏知止、宋敏求等人在搜求、整理、编次太白作品上,是有贡献的,可是宋求敏在广裒李白亡佚诗文时又不免失之粗疏,致使伪作羼入,诚如清人王琦所言:“功虽勤也,过亦在焉。”(《李太白全集》)全集里真赝杂陈是一弊端,各种选本就显得特别重要,应运而生,出现一些颇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