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34篇
  免费   378篇
  国内免费   93篇
管理学   5015篇
劳动科学   722篇
民族学   188篇
人才学   686篇
人口学   217篇
丛书文集   4040篇
理论方法论   2142篇
综合类   7601篇
社会学   1924篇
统计学   870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266篇
  2022年   175篇
  2021年   290篇
  2020年   293篇
  2019年   306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271篇
  2016年   347篇
  2015年   697篇
  2014年   2097篇
  2013年   1565篇
  2012年   1746篇
  2011年   1895篇
  2010年   1678篇
  2009年   1915篇
  2008年   2032篇
  2007年   1238篇
  2006年   1128篇
  2005年   1152篇
  2004年   971篇
  2003年   944篇
  2002年   735篇
  2001年   562篇
  2000年   411篇
  1999年   160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61.
全球化与中国政府行政能力提升的战略分析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浩 《理论界》2004,5(5):192-194
行政能力是政府从事公共管理活动能力中最重要的表现。在全球化背景下,它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竞争力。站在战略层面,通过价值链工具和产品/市场模型的分析,可以全新审视政府的战略分析思路和路径选择,对政府行政能力的提升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2.
企业人事外包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丹  高洁  刘怡 《职业时空》2004,(6):48-49
人事外包是指策略地利用外界资源,将企业中与人力资源相关的工作与管理责任部分或全部转由专业服务机构承担。包括二个方面内容:一是策略地利用,即是指企业必须有选择性地将组织内的部分或全部予以外包,而不是与代加工性质一样的外包;二是外包的工作或项目必须由专业服务机构来完成,这依赖于专业人力资源机构的快速发展及其专业化。  相似文献   
63.
2004年5月17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宣布: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获准设立。这被业内人士认为标志着利用资本市场培育我国中小企业成长的新时代已经到来。中小企业板获准设立的确令人欢欣鼓舞,因为这毕竟是业内人士长期企盼的结果。但是,欣喜之余,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小企业板的设立和目前正在进行的信贷机构体制改革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只有催生、保护和引导民间融资,才是解决大多数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根本出路。中小企业板不能解决大多数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中小企业板即将在六月份面世,无论它以何种面目开张迎客,意…  相似文献   
64.
李松 《领导文萃》2008,(4):44-47
“整顿办”、“搞好办”、“推进办”……在我国许多政府机构中,常常可以看见此类临时机构的名称,其职责五花八门。  相似文献   
65.
66.
67.
本文立足于我国实施行政诉讼法一年来的客观现实,从行政诉讼的原告、被告、行政审判饥哭及律师等多个角度具体分析我国行政诉讼法实施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作者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立法精神及行政诉讼的基本理论,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68.
模拟人工测量过程,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气体测微传感器自动测量孔径的柔顺机构.该机构也适用于孔径分选以及小型轴类零件的自动装配等作业过程.  相似文献   
69.
责任理念并非从来就有,是伴随着民主的发展而产生的。西方国家为推行责任行政,进行了制度安排和实践改革,这对我国有着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70.
贾怀勤 《统计研究》2006,23(2):40-44
一、传统贸易统计平衡对全球化条件下国际交易当事方利得的背离(一)现行国际贸易统计制度的基石和特征现行国际贸易统计制度定型于二战后初期。以联合国《国民核算体系》(SN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制订的《国际收支手册》①和《国际贸易统计的概念与定义》为其基石。前两者都采用“在地”(residence)原则,将参与交易的个人和机构区分为一个经济体的居民(residents)和非居民(non residents),只有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才记入国际收支而后者规定贸易的跨境标准,其内涵是一致的,都是把跨境贸易(cross bordertrade)等同于国际贸易。对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