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篇
  免费   7篇
管理学   53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92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40篇
社会学   3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71.
老粗出人物     
林东林 《领导文萃》2010,(9):138-140
近现代以来,无论庙堂还是坊间,都对袁世凯言必恶声。在他的盖棺论定中,亦总少不了三大罪名:戊戌告密、背叛民国和洪宪复辟。其中更尤以戊戌年问,袁世凯出卖谭嗣同向荣禄告密,以戊戌六君子的一腔热血染红自己的顶戴花翎这一节为世人所唾弃。  相似文献   
272.
袁世凯的北洋新军和张之洞的湖北新军是清末中国近代化程度最高的两支军队。作为新军编练的主要当事人,袁世凯和张之洞在练兵动机、选拔军官和招募士兵的标准以及治军理念等方面的差异,左右着两军的政治走向,对北洋新军和湖北新军最终出现不同的异化结果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3.
新书推荐     
《领导文萃》2013,(16):131-132
《中国病人:袁世凯》吕峥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窃国大盗,还是亡清英雄?还原一个真实的袁世凯,再现国人厚黑权谋的奋斗之路,剖析文化与制度的碰撞与裂变。本书以真实史料为依据,写出了袁世凯风云起伏的一生。国家之病在于转型之难,共识破裂;个人之病在于每一个个体最终都无可避免  相似文献   
274.
赵菊梅 《领导文萃》2013,(18):42-45
人们通常认为袁世凯老奸巨猾、饱经世故,张作霖不过是"一介武夫"而已。在与袁世凯交往期间,张作霖也总是见谁跟谁说:"我是一个武人,不懂政治。"其实,张作霖是善于搞政治权术的。正如他对奉系军阀中号称"小诸葛"的杨宇霆所说的那样:"军队的事情,我不如你,但是要说玩政治,你们都玩不过我。"交锋一:借辛亥革命之机,打出"保皇"和"独立"的旗帜,  相似文献   
275.
尊孔与袁世凯复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后,在社会政治领域除了存在一个满清皇室贵族复辟集团外,还存在一个强大的以袁世凯为核心的封建官僚、军阀复辟集团。袁世凯复辟集团将辛亥革命改造为旧式的改朝换代,建立袁记民国,文的一手与武的一手并用。文的一手是打着尊孔的旗号,以“维护传统”和“顺乎国情”为号召,以孔子偶像和孔子思想为帝制复辟鸣锣开道。在民国初年的社会政治领域,尊孔与帝制复辟构成为一个独特而突出的文化与政治互动现象。  相似文献   
276.
袁世凯政府时期推行了一系列文官制度,并形成自身的一些特征。如体系较为完备、考试录用与特擢、任命、甄用甄别相结合、制定了严厉的文官纪律、实施过程的循序渐进、对官吏的惩戒十分严厉和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等。概括总结这些特征,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我国近现代文官制度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77.
张卫波  王瑞 《船山学刊》2006,(1):127-129
孔教运动萌芽于戊戌变法时期,兴起、发展于民国初期,袁世凯当政期间一度高涨,张勋复辟后趋于衰落。孔教运动由兴而衰的启示是:振兴孔学的关键在于孔子学说本身能否适应时代发展,而非其他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278.
杨天平 《理论界》2003,(5):81-82
民国早期的教育宗旨,系指继1912年9月北京政府公布第一个教育宗旨以后由于复古势力倡扬而于1915年由袁世凯下令颁定的教育宗旨。1915年1月,袁世凯制订《教育纲要》,规定“各学校均应崇奉古圣贤以为师法,宜尊孔以端其基,尚孟以致其用”,要求各大中小学一律恢复读经,并着国务卿函送教育部次第举办;2月,颁定《教育要旨》为:“爱国,尚武,崇实,法孔孟,重自治,戒贪争,戒躁进”,教育部于8月10日奉谕公布。对于此项“新旨”,袁解释说:“本大总统既以兴学为立国要图,今兵气渐销,邦基粗定,提倡斯旨,岂容踌躇?矩本诸先民,智慧求诸世界,使中华民族为大仁…  相似文献   
279.
刘芳 《东方论坛》2016,(3):48-55
世纪之交,袁世凯在担任山东巡抚短短两年时间后,就一跃成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除了与其对义和团的政策相关外,更重要的是他仿效"东南互保",在山东主持了地方官员同各国领事交涉,达成互相保护共识,并且在清政府与东南督抚间充当了关键的消息传递者,成为双方均倚恃的对象.最终,山东既能避免地方骚乱,又阻止了联军、尤其是德军的侵扰,成为北方难得的净土,袁世凯功不可没,而其本人也从中锻炼了政治才干,赢得了中外官员的信任,在政坛上渐露锋芒.  相似文献   
280.
房向东 《领导文萃》2011,(Z2):114-117
鲁迅这一生,与官也沾了一点边的。从1912年到1926年,鲁迅始在南京临时政府,进而到北京北洋政府,为教育部部员。1912年8月21日,时任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任命三十二名教育部佥事,据专家考证,相当于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