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7篇
管理学   53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93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40篇
社会学   3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81.
房向东 《领导文萃》2011,(Z2):114-117
鲁迅这一生,与官也沾了一点边的。从1912年到1926年,鲁迅始在南京临时政府,进而到北京北洋政府,为教育部部员。1912年8月21日,时任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任命三十二名教育部佥事,据专家考证,相当于今  相似文献   
282.
袁世凯时期是中国经济近代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出现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分不开的:袁世凯推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主观上是为满足其政治统治的需要,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满足了社会主流人群——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也与当时社会心理的预期相契合。  相似文献   
283.
公元1873年2月23日,梁启超出生在广东新会县。新会梁家,世代耕读。梁启超6岁便读完了四书五经,9岁能写千字文章,11岁考中秀才,16岁考中举人。主考官李端芬木见他文采超  相似文献   
284.
一徐世昌呱呱坠地之际,"其状貌端秀,头角峥嵘,长老皆许为大器"。然而,徐的脑子却并不灵光,尤其是应试能力较差,科考每每积极参与,成绩次次名落孙山。白驹过隙,一转眼徐世昌已近而立之年,往日的那股锐气消磨大半,他也感到入阁拜相的理  相似文献   
285.
康艳华 《源流》2011,(3):28-29
张作霖自幼家贫,无力就学,仅念了三个月的私塾。但就是这么一位在老百姓眼中胸无点墨、穷兵黩武的人物,后来竟然高度重视教育。在其当权时期,东北的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相似文献   
286.
目前,有关袁克定的研究,还停留在简单的批判上,作深入研究的尚不多见,传说和坊间传闻,要远远多于严肃的学术研究。袁克定作为袁世凯的大儿子,由于身份特殊,其在辛亥革命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主要体现在:武昌起义后,袁世凯应诏出山,袁克定便开始积极为其父谋划,为稳定北方政局,出力颇多;待袁世凯主和态度明朗后,又尽力活动促成南北议和;外交上,奉其父意旨多次秘密与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联络,助其父很好地处理国际事务;后来,面对南北共和之潮流,亦能积极促其父袁世凯接受共和。  相似文献   
287.
近代政治变革风云变幻,报刊积极参与政治舞台的建制.面对革命派有策略的政治宣传,袁世凯蓄意制造癸丑报灾.此后,袁世凯自以为政治舞台空间无限扩大,政治野心膨胀,竟至远离民意复辟帝制.面对幕府转向军政利益集团的袁记北洋的兴衰有多重解读,报刊舆论为其提供合法性支持或质疑性的批判,无疑是其兴衰历程中的重要一环,其中的得失利弊尤值得省思.  相似文献   
288.
称谓的改变     
郭庆晨 《领导文萃》2013,(21):63-64
有些人,在尚不得志时,眼睛总是朝上看,见人都要矮一辈。可一旦位高了、权重了,眼睛就开始往下看,辈分也跟着长起来。在这方面,曾经当过窃国大盗的袁世凯就是较为典型的代表。  相似文献   
289.
武昌首义,各省纷纷响应。面对革命大潮,清政府不得不请袁世凯出山。在掌握主动权后,袁世凯纵横捭阖,给予清政府以致命的一击,逼迫清室退位,满足了革命力量的反清革命目标,袁世凯也因此当上了民国临时大总统。至辛亥革命爆发,中国的主流民意已倾向革命、统治集团中的满汉矛盾已成不可调和之势,以及袁世凯本人的因素和西方列强的态度,袁世凯走上反清道路乃是历史的必然,并产生了巨大的历史作用,此举以和平手段实现了革命党人推翻清王朝的目标,结束了绵延几千年的君主专制,避免了中国南北分裂,也避免了大规模的民族间的残杀,同时也使俄、日分裂中国的阴谋破产,其历史作用应予肯定。  相似文献   
290.
正王闿运属于才大志高、目无余子的人物,无奈命运不济,站错了队,只好去做名士,既做名士,非得有点惊世骇俗之举不可。抬举老妈子,附带有笑骂官绅、贬损官场的意思。骨子里,他并不真的看得起这些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