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33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132篇
社会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续诗品》是其诗论思想的重要一部分。本文旨在从创作前提、创作精神、创作思维、创作艺术、创作宗旨、作品“辨微”等六个方面,对《续诗品》的诗论思想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孙原湘为性灵派主将袁枚大弟子,性灵派的重要成员。其诗学观不仅继承了袁枚性灵说的内涵,而且予以深化,堪称是性灵派之功臣。其诗歌创作亦抒写真性情,表现个性,具有性灵诗的审美特征;但却丧失了前辈讽谕社会的批判意识,又浪使才情于艳诗,不乏过失,实乃性灵派走向衰败的一个中介人物  相似文献   
13.
黄红日 《理论界》2005,(11):177-179
袁枚背叛传统观念、追求个性解放的启蒙精神以及由此而表现出来的狂、真、异的独特个性是形成袁枚诗论的心性基础,正是他的这些与封建礼教格格不入的个性特点往往成为后世评论家批评其理论的一个出发点,而把袁枚的人品、文品、诗论混为一谈,造成了许多对袁枚诗论的误解。  相似文献   
14.
章学诚对袁枚的批评是清代学术史中的一段公案。其中,章学诚对袁枚的女性观进行了激烈的抨击,甚至展开了人身攻击。然而,反观章、袁二人的女性观,却可以发现他们对待女性的态度有诸多相似之处,如对女性多元价值的肯定、对侠义妓女的赞赏、对女性才学的肯定等等。当然,二人的女性观也有不可逾越的樊篱,即礼教观念。在礼教内外,二人都同样对女性的解放做出了可贵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乾嘉之际,女性文学圈里最有代表性的事件就是闺秀作家的从师行为与结社活动.女性拜男性文士为师并且作为文学群体出现于公共领域,可以说标志着女性文学逐渐突破其家族性而强化了社会性.闺秀作家骆绮兰的文学交游活动就是典型的例子.作为一名随园女弟子,她通过袁枚等名士获取文学声誉并构建广阔的社交网.她甚至自由地走出闺阁与各界人物交流.同时,她还与各地的闺秀作家结社.其女性社团并不过多依靠男性"援助者"提供的人际关系而形成.这一切都说明此时女性作家自己已开始寻找途径与外界沟通.当然,骆绮兰所代表的女性文学活动的新模式当时并未得到全面认同.  相似文献   
16.
袁枚六世祖至四世祖皆为官,且多能诗;自祖父始式微,祖、父辈以游幕为生,家境贫困,皆具侠义之风这对袁枚都深有影响。有妻妾五六人;一嗣子一嫡子,孙子辈多人,皆不乏诗才。袁氏家族好诗之风可谓不绝如缕。  相似文献   
17.
清代康乾统治者大力宣扬程朱理学 ,却并无理学哲学的建树 ,只是理学的回光返照而已。相反是反理学的思想成为清代哲学的精华。乾隆以后理学让位于汉学 ,汉学成为清代学术主潮 ,崛起了乾嘉学派。其中惠栋吴派盲目从古 ,且不废理学 ;戴震皖派则具有怀疑精神 ,又与反理学相连系。但汉学与理学一样脱离实践 ,又遭到有识之士的批判亦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8.
袁枚于乾隆四年中进士 ,改庶吉士 ,于翰林院学习清书。由于对清书反感 ,加之时时涉足欢场 ,乾隆七年散馆考试不及格 ,被外放江南任县令。以文章立名的理想破灭后 ,袁牧开始怀疑封建科举制度 ,这对其日后归隐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清嘉道诗人吴嵩梁的《新田十忆图咏》中收有一首署名袁枚的题词,经寻绎辨析确定为新发现的袁枚佚诗。该诗的发现,有助于澄清学界关于袁、吴二人之间的一些不实之论,对于深入了解袁枚的交游与为人颇有裨益。  相似文献   
20.
袁枚的生死观是其人生观的重要内容 ,深受庄子思想的影响。袁枚面对死亡具有达观的态度 ,其自作挽诗特别是邀人同挽 ,把死亡视为可吟咏的审美对象 ,作为获取审美愉悦的创作的契机 ,实乃卓特超俗之举。但这不等于说袁枚恶生爱死。事实上他不仅不厌恶生 ,而且对生是十分珍视留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