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164篇
理论方法论   25篇
综合类   301篇
社会学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01.
杜心乐  徐强 《东岳论丛》2023,(6):149-155
中国传统儒家礼乐文化自古就在东亚诸国广泛传播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雅乐为例的研究,以小见大,可以展现传统礼乐文化在国外被受容的历程及其机制、模式。朝鲜半岛对雅乐的受容经历了从全面吸纳接受到逐步强调本土化、地方化的过程,最终确立起既有自身特色又不背离儒家周礼古制的雅乐。在这个容受的过程中,充满了“华化”和“本土化”的矛盾和张力,“以古为正,端本正源”的雅乐容受思路的出现体现着“华化”和“本土化”的深度融合,也表明朝鲜半岛文化自信和文化自主性的提升。雅乐作为承载着儒家思想和价值观念的载体,作为象征符号,超越了形式本身,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在朝鲜半岛发挥着道德教化和社会秩序构建的作用。雅乐在朝鲜半岛的本土化、地方化发展,推动了中国儒家礼乐文化的多元化发展。礼乐文化的东亚传承展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传播之路,在文明互鉴时代对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02.
503.
见于西周中晚期铜器铭文中的族徽符号"()(周)",根据周人不用族徼的通例,可知铸器者必不为姬姓周族人.铭文末尾署"()(周)"的铜铭,根据其铭文内容可知,其作器者都为周氏,器主之氏与器铭末所署的徽识如此契合,应该不是巧合.通过考察分析所有的()器铭文内容及与其相关的其他铭文.此"周"氏族当属妊姓氏族.  相似文献   
504.
韩伟 《江淮论坛》2023,(1):164-170
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理性时代的开端,其重要肌质是礼和乐,基本发展动力是礼与乐的张力互动。周民族的祖先信仰以及由之形成的人鬼崇拜和农耕情结,构成了基本族性,它为礼、乐的发展提供了历史契机。周礼“损益”殷礼而来,其实质不在于礼仪、礼器、礼制、礼义的革新,而在于理性精神对商代的非理性传统的改良。周乐德性内涵的确立动摇了长久的巫性传统,以乐器、乐官、乐舞为内容的雅乐制度构成了理性精神的现实保障。周代理性精神至少表现为以祖先崇拜为标志的人鬼信仰、以秩序性为征象的社会管理、以德性和谐为目标的人性追求。  相似文献   
505.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