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43篇
  免费   343篇
  国内免费   39篇
管理学   525篇
劳动科学   17篇
民族学   1171篇
人才学   166篇
人口学   14篇
丛书文集   2734篇
理论方法论   642篇
综合类   4906篇
社会学   613篇
统计学   37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37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55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76篇
  2015年   323篇
  2014年   612篇
  2013年   553篇
  2012年   800篇
  2011年   767篇
  2010年   746篇
  2009年   761篇
  2008年   1097篇
  2007年   728篇
  2006年   595篇
  2005年   511篇
  2004年   494篇
  2003年   422篇
  2002年   371篇
  2001年   314篇
  2000年   272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自19世纪末以来,中国史学经历了三次转型,多种"新史学"次第登场,旧传统崩塌,新传统难以确立,以致当前的中国史学在理念、结构、范式、知识体系、研究方式乃至表述形式等方面,均打上了深重的外来印记。中国史家越来越离不开欧美史学的模式及启发,同时也感受到越来越难以承受的文化压力,由此引发"中学"和"西学"、传统和现代、政治和学术、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之间的多重博弈。为了走出困局,中国史家纷纷设想以多种方式构建自己的史学话语体系,冲破欧美史学的笼罩。然则要在当今学术全球化的时代实现这一目标,不仅不得不继续借用来自欧美史学的理论和方法,而且还必须取得能为欧美史学界所认可的研究成果。这一悖论无疑进一步加重了中国史家的话语权焦虑。  相似文献   
102.
明清时期的西方出版物中关于“中国景观”的插图,实质上就是透过“西洋镜”发现中国的自然史图像记录,其借用“他者”的眼光来反观中国景观的自然形态与社会文化变迁,由此“图像史·景观史·艺术史”藉由“绘画/制图术”这类视觉工具而得以联结。可以说,彼时的欧洲人应都相信这些图像所承载的神秘异域的镜像与想像就是“真的”。这些插图极大地唤起了西方对中国、对东方文化的本能好奇心和浓厚兴趣,亦具有萨义德意义上以欧洲为中心的西方对中国“描绘与想象”的文化表征。而且,这些插图以“另一种目光”为已流逝的中国景观保留了珍贵的记忆痕迹,亦可为当下批判性景观设计传承提供文本依据。  相似文献   
103.
在以往的美学研究中,“美”的历史情境性问题往往被忽视。本文立足于当代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美学这一新的学科视野,从艺术起源这一核心问题为视角,揭示了“美”在史前时代的存在境况和精神逻辑,阐释了“美”的情境性特点,提出了“美在情境中”的学术命题。  相似文献   
104.
论西方国家城市化的历史经验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任何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而实现城市化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并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城市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同时,也可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和造成某些严重后果。所有这些,我们都可以从西方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中吸取必要的经验教训,从而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5.
我国财政预算制度,目前尚有一些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地方.例如,预算编制的理念不明确,财政收支的完整性、统一性和平稳性不协调,预算方式过于粗放,预算过程公开性不足等,致使公共财政的功能"越位"和"缺位"同时并存,以致一方面是财政供给范围过大、包揽过多,特别是向竞争性生产建设领域的过多延伸,超出了政府的职能范围;另一方面,应当由政府承担的一些社会公共需求却无力保障.  相似文献   
106.
人类学视野--论旅游的本质及其社会文化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以人类学的认知框架为基础,提出了旅游的仪式本质,并对其表达性和建构性的双重内涵进行了深入阐释,同时,从文化变迁、社会分层、身份认同、角色再造和城市化发展等方面对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7.
中国式改革的特点之一,是政府推动型改革。这决定了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关键,不仅在于政府已经做了什么和能够做些什么,更在于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是否规范,市场能否通过政府预算制度这一基本手段去决定和约束政府的活动。从这个意义上看,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政府预算制度改革,是规范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108.
王育琨 《经理人》2006,(6):42-47
沈文荣这个震撼了欧洲大陆和钢铁世界的人,一直是西方媒体的主角, 因为他是中国力量的缩影投机者和戏子能够成为短暂的“名人”.却因无力推动社会前进,而没有经久的影响力。做企业是力行者的事业。一种伟力,在那些敢想、敢为、负重、淡泊而坚定的企业家身上聚集,推动社会前进,产生巨大的激励。沈文荣就是这样一个聚集着伟力并产生巨大激励的人。没有什么特权与政策优惠可以倚仗,他硬是把一个靠45万元集资建设的镇办作坊发展壮  相似文献   
109.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也是不同时代学校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21世纪,我国要推进教育现代化,真正实现素质现代化,必须落实新一轮课程改革纲要,而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是其中关键一环。人类学课程是民族学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本文将从人类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角度,探讨对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0.
西方人类学对于"仪式"的研究,从早期的"神话—仪式"学派,到后来的功能主义学派、结构主义学派,再到象征主义学派,将仪式研究从原来视野相对狭窄的宗教神话领域逐步扩展到更为宏阔的社会生活领域。在此过程中,西方人类学仪式研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人类学仪式研究的知识谱系,完成了西方人类学仪式研究范式的现代性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