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9篇 |
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6篇 |
民族学 | 5篇 |
丛书文集 | 43篇 |
理论方法论 | 9篇 |
综合类 | 77篇 |
社会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3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张朝富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60(5):647-652
西晋诗风的雅化以四言雅诗的兴盛并引导创作潮流为核心特征.这一现象发生的核心原因在于西晋统治者大力推行儒化文化政策,以彻底颠覆曹魏政权的文化话语权力及影响.雅化现象在造成西晋繁缛诗风的同时,也深入推进了诗歌在社会文化领域文人化、普遍化的历程,文学在汉末魏晋之际走向自觉,于西晋阶段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西晋文学的雅化.传统研究通常直观地认为雅化阻碍了当时的文学发展,这一认识是有违史实的. 相似文献
12.
王晓轩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52-54
西晋虽然在历史长河中时间较短,仅数十年,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而这一时期的宴飨诗在整个文学史上也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西晋时期宴飨诗的发展流变与其社会思潮、阶层文化、地理环境等各种因素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3.
西晋灭吴后,作为“亡国之余”的吴人需要处理和西晋政权的关系。在经历了十年左右的对峙后,以陆机兄弟入洛为契机,吴人开始积极出仕西晋政权。西晋末年的大动乱,导致仕晋吴人命运坎坷,但由于吴人已对西晋政权产生认同,他们最终选择翊戴司马睿,建立东晋。 相似文献
14.
西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一个重要阶段,民族关系问题成为西晋政治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在这一时代,邓艾、傅玄、郭钦和江统都提出了“徙戎”理论,即试图通过胡汉分治化解民族矛盾,确保王朝的长治久安.但这种“徙戎”理论在当时并没有被统治者所采纳,其原因固有多端,但综合来看实由民族融合大势使然. 相似文献
15.
何德章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7(5):11-13
公元589年10月,在吊民伐罪的旗号下,隋朝近52万大军,向长江以南的陈朝发起全面进攻,"东当时的人看得很清楚.苻融在淝水之战前,就对苻坚进谏说:"陛下宠育鲜卑、羌、羯,布诸畿甸,旧人族类,斥徙遐方.今倾国而去,如有风尘之变者,其如宗庙何!监国以弱卒数万留守京师,鲜卑、羌、羯攒聚如林,此皆国之贼,我之仇也."(<晋书·苻坚载记下>)随着这种民族政策的实行,关中地区氐族军事力量逐渐下降,难以控制迁徙来的众多的鲜卑、羌、羯各族.这样在前秦经略东晋失败后,前秦政权就很容易被推翻了,国家原来的隐患,立刻就成为不可抗拒的敌对力量. 相似文献
16.
陈长琦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7(5):9-10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这首咏史诗,以生动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西晋统一江南战争那势不可挡的恢弘场面和摧枯拉朽般的磅礴气势.他那跳跃着的诗情,把我们的思绪带往那逝去的时空彼岸. 相似文献
17.
林榕杰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4,(11):101-105
诸葛靓之父诸葛诞因司马氏征其入洛阳而在扬州举事,并派长史带其小儿子诸葛靓等往东吴请救兵。后诸葛诞败亡,而诸葛靓留在东吴为官。他曾任右将军,在吴亡前已经升为大司马。诸葛靓本人在德、才方面应有过人之处。孙皓即位后不久,诸葛靓参与平定施但之乱,后来还曾与丁奉一起率军北伐。西晋灭吴之役中,孙皓派张悌、诸葛靓等率军渡江,欲以主动进攻改变被动局面,但此役孙吴军队大败。吴亡后,诸葛靓先藏于其姊琅邪王妃家中,后回到故乡,并始终拒绝出仕。他与嵇绍二人在仕隐问题上的抉择与在忠孝问题上的抉择是相联系的:或以仕显忠,或以隐明孝。诸葛靓并不能说是孝而非忠者,他出仕于东吴期间对该政权是忠诚的,而他对西晋政权并无效忠义务。 相似文献
18.
19.
茂名因为生于西晋太康年间的道士潘茂名颇有功德,隋朝开皇十八年(598)“皇命封敕”,“增置茂名县”而得名;茂名市则是因为南方石油城的建设发展而闻名海内外。南方油城的建设始于共和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随着共和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而不断发展壮大。今天,作为南方油城象征的茂名石化,以100万吨/年乙烯改扩建工程的建成投产为标志,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油化一体化企业。在南方油城建设和茂名石化发展壮大过程中形成的石油文化,具有许多鲜明的特色,其中“和谐发展”则是不可忽视的一大亮点,是铸就今天辉煌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葛文壮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2):126-128
西晋初期的统一,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社会上出现了大量游食商贩和富商大贾。一些达官贵人和皇家子弟都积极从事商品经营活动。从这些现象推测,西晋初期应该有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