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89篇
  免费   266篇
  国内免费   36篇
管理学   1044篇
劳动科学   44篇
民族学   57篇
人才学   133篇
人口学   87篇
丛书文集   1412篇
理论方法论   225篇
综合类   3158篇
社会学   293篇
统计学   638篇
  2024年   120篇
  2023年   345篇
  2022年   213篇
  2021年   297篇
  2020年   236篇
  2019年   223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184篇
  2016年   219篇
  2015年   261篇
  2014年   490篇
  2013年   395篇
  2012年   444篇
  2011年   484篇
  2010年   430篇
  2009年   396篇
  2008年   498篇
  2007年   368篇
  2006年   245篇
  2005年   254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991.
“十一五”期间,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民营经济的快速成长既得益于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也有赖于其自身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但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地区不平衡、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技术相对落后、资金人才短缺等仍不容忽视.“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发挥民营经济在促进增长、创造就业、增加税收和进出口等方面的作用,必须破除政策“玻璃门”,扭转其在融资和吸引人才方面的不利局面,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加速打造具有品牌和整体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992.
共同富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既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目标。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产业数字化对驱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等可以厘清验证产业数字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果机制与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产业数字化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正向赋能作用,这一结论在考虑内生性与稳健性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产业数字化可通过优化创新要素配置、促进劳动力就业间接赋能共同富裕。异质性分析发现,产业数字化对东部地区共同富裕的影响更为显著。门槛效应分析证实,产业数字化对共同富裕具有双重门槛效应,产业数字化超过门槛值后对共同富裕的赋能作用呈现边际递增趋势。因此,要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高端化发展,持续优化创新要素配置体系,全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993.
《社科纵横》2016,(4):43-47
在全球竞争日趋激烈、资源环境约束日渐增强的背景下,加快创意设计产业发展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城市获取竞争优势,保持领先和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推动城市崛起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本文以台州创意设计集聚区建设与城市经济转型发展为实证研究,观察创意设计产业对于台州经济推动作用,分析影响台州创意设计集聚区建设的主要因素、建设台州创意设计集聚区的优势及瓶颈,研究其建设发展的基本演进路径,在人才集聚、发展环境、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重点保障措施,以期为其它类似城市发展创意设计产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4.
在构建国内大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促进技术创新成为重要战略基点。从国内价值链网络角度出发,基于2012、2015和2017年我国城市尺度多区域投入产出表,运用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了国内价值链网络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如下:(1)地区国内价值链网络连接强度提升不仅可以增强本地区企业创新能力,还可以促进邻近地区企业创新能力,并且经过替换核心解释变量、替换空间权重矩阵和GMM估计等稳健性检验后仍显著成立;(2)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国内价值链网络下,我国东部地区的企业创新效应空间溢出更明显,而中西部地区随着国内价值链网络连接强度提高对本地企业创新的直接促进作用更明显;(3)机制分析显示,产业专业化集聚和产业多样化集聚在国内价值链网络影响企业创新的过程中均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但产业多样化集聚的调节作用小于产业专业化集聚。  相似文献   
995.
张杰 《统计研究》2016,33(3):72-79
本文利用改进的APG模型框架对中国各省份地区制造业部门生产效率增长进行分解和测算,并针对导致中国制造业要素配置效率低下的动因进行深入分析。主要的发现是:技术效率和企业净进入是推动中国制造业生产效率增长的主要来源,而要素配置效率对中国制造业生产效率增长的贡献非常有限,由此验证要素市场的发展滞后是造成中国经济增长乏力的重要内在因素。进一步的检验发现是,地方政府对要素市场的干预是造成制造业要素配置效率低下的主要动因,这种干预效应总体上呈现倒U型关系。更为细致的分解结果表明,政府干预对于资本要素配置效率的作用效应呈倒U型关系,而对劳动要素配置效率呈U型关系。这些检验结果均证明,全面推进要素市场的市场化导向改革,减少政府干预对微观经济部门的扭曲性影响,是维持中国制造业生产效率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996.
郑晓燕 《中国统计》2012,(11):46-47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本文应用区位基尼系数、熵指数理论,利用成都市第一次、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从行业分布入手来综合研究服务业的产业和空间聚集特征,归纳出成都服务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找准发展方向。一、研究方法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从经基悬呈个明于集时  相似文献   
997.
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指标,采用索洛余值法对1978~2009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要素投入及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测算,发现资本和技术是兵团经济最主要的增长源,兵团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相对滞后.建议兵团在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也要优化就业结构和投资结构,提升全要素贡献率,从而促进兵团经济待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98.
 利用2008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层面服务业的汇总数据和2007年的城市数据,本文对影响服务业产业集聚的因素作了初步的考察,特别关注代表地区市场容量及与市场接近程度的城市市场潜能带来的影响。我们的分析表明,市场潜能较高的城市其服务业集聚程度也更高,平均来看,城市市场潜能提高1%,其服务业集聚程度提高0.2%左右。并且市场潜能对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在中部地区最为明显,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则不显著。市场潜能对服务业影响在地区间的差异可能与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在城市体系以及地理位置的不同有关。本文还分析了其他城市特征及行业差异对服务业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9.
要素均衡: 人类发展指数的算法改进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陆康强 《统计研究》2012,29(10):45-51
 人类发展指数是一个影响很大、应用很广的衡量人类发展成就的综合指标,但其传统算法存在两个统计缺陷:其一是缺乏对各向度本身的分布敏感性;其二是没有考虑各向度之间的均衡性。本文以后者为针对,采用测度准则法,提出一种以要素均衡为导向的人类发展指数改进法。实证显示,与人类发展指数的传统及现行算法相比较,此改进既能更好地体现人类发展的要义,也可提高人类发展指数的统计鉴别力,所以可用作计算人类发展指数的一种新选择。  相似文献   
1000.
文章运用逆向思维从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反推省级生产总值总量数据的可靠性,结果发现,一些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估算结果有偏差,进一步可以理解为这些区域的生产总值核算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运用辅助回归对1978~2008年省级生产总值数据进行调整,结果表明,无论是从整体总量,还是结构上看,采用的衔接方法在缩小地区与国家GDP总量数据的同时并没有大量改变地区间的排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