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43篇
  免费   317篇
  国内免费   96篇
管理学   670篇
劳动科学   27篇
民族学   278篇
人才学   141篇
人口学   24篇
丛书文集   3564篇
理论方法论   557篇
综合类   7181篇
社会学   479篇
统计学   35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235篇
  2022年   262篇
  2021年   340篇
  2020年   293篇
  2019年   287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85篇
  2016年   254篇
  2015年   401篇
  2014年   781篇
  2013年   614篇
  2012年   785篇
  2011年   854篇
  2010年   792篇
  2009年   806篇
  2008年   940篇
  2007年   785篇
  2006年   673篇
  2005年   661篇
  2004年   593篇
  2003年   530篇
  2002年   480篇
  2001年   406篇
  2000年   309篇
  1999年   184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形而上学探寻的问题包含世界的存在及其与人的存在的关系,而传统形上学以孤立、片面、静止的视野悬置人的存在空谈自在之物,会使得人与世界的关系流于思辨和抽象,无法对人生活的现实世界产生实际意义,由此杨国荣先生提出“具体的形上学”。具体形上学展开的理论进路可以从多种视域切入,其中“以道观之”和“以事观之”分别是《道论》和《人与世界:以“事”观之》中的主要理论视域,前者从对世界的整体把握考察存在与人的相互显现,后者以人的行为活动及其结果为指向考察人与世界的关系。从“以道观之”到“以事观之”的理论进路,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其一在视域的推进与深化上,其二在形上学的“具体性”指向上,其三在形上与形下的关系上。  相似文献   
32.
任何一种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都将成为其教育理念的落脚点或归宿,教育首先应关注学生作为完整的人的发展,关注其作为个体存在的人和社会存在的人的协同发展。教学本质亦应在关注主体间性的哲学思考之上,走向对话性实践。存在主义以人为本的思想及一系列教育主张,对当今我国教育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有一定的启发作用,我们应批判地对待。  相似文献   
33.
34.
35.
36.
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民族团结观不仅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而且关系着中国的国计民生、关系着中国梦的实现。新时代民族团结观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理论基础,有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有利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时代下要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不断对其进行探索,致力于通过民族团结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37.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特点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有高度的契合性,该课程混合式教学体现了灌输启发统一论、接受与态度改变论和素质素养要素论的要求。线上教学重在对“五观”“是什么”的灌输,线下教学重在对“五观”“为什么”的启发以及对“五观”情感的培育。通过混合式教学可使学生改变错误的态度,确立正确态度,接受“五观”并内化与其相应的意识,为提升运用“五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8.
后现代主义教育视野下的师生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社会流行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它脱胎于信息化后工业社会。后现代教育思想作为整个后现代思潮的一部分,它强调个人选择和参与,崇尚创造性、差异性、多样性、不确定性和建构性,主张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这对我国当前的教育研究及教育改革,尤其是课堂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9.
论贞节观对婚姻家庭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贞节观是社会对两性关系的情感及其社会行动的限定与期望,其对婚姻家庭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在传统社会,贞节观对稳固婚姻家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利于家庭经济的和谐稳定,并进而维系了整个社会的安定和秩序。在现代社会,贞节观内涵的宽泛化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女性社会经济地位得以提高,却使家庭缺少了一个重要的稳定因素。要既保证家庭稳定,又提高婚姻质量,贞节观就仍需发挥其约束人性别行为的作用。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