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37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41篇
管理学   1260篇
劳动科学   92篇
民族学   72篇
人才学   146篇
人口学   43篇
丛书文集   2034篇
理论方法论   403篇
综合类   3920篇
社会学   410篇
统计学   187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240篇
  2014年   552篇
  2013年   459篇
  2012年   571篇
  2011年   602篇
  2010年   533篇
  2009年   623篇
  2008年   847篇
  2007年   568篇
  2006年   436篇
  2005年   445篇
  2004年   350篇
  2003年   301篇
  2002年   285篇
  2001年   237篇
  2000年   182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41.
孙丹 《劳动世界》2020,(1):24-25
四平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经办服务大厅(以下简称经办服务大厅)隶属于四平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建成于2011年1月。大厅占地2046平方米。按照国家标准化的要求,设置了六个功能分区,40个经办窗口。并严格按照视觉识别系统要求,对设施设备、标识标志进行统一规范。设立咨询台、饮水机、等候座椅、医药箱等便民服务措施一应俱全,真正做到了办事群众进门咨询有人答,休息有座位,渴了有水喝,急病有药吃,看字有花镜,以贴心暖心服务打造了四平市社会保险服务品牌。  相似文献   
242.
243.
244.
245.
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们的学术自主意识并未受到一定的重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学术规范意识。学术规范对学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充分重视学术规范,加强规范意识,才能遵循学术的严谨性。此外,地方学兴起之后,由于地方学的特性,遵循学术规范成为促进地方学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新时代的学术规范更是对地方学提出了严格要求。基于此,就学术规范与地方学的关系进行探讨,分析学术规范对地方学的要求和意义,以促进地方学研究中更好地遵循学术规范。  相似文献   
246.
2017年刘广明案判决中,最高法首次引入德国法上的保护规范理论,为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认定基准即"利害关系"提供了全新的分析思路。目前我国学界对保护规范理论的争议集中于"能否司法适用"问题上,大致形成"肯定立场"与"否定立场"两种观点,但仍要对保护规范理论"如何具体适用"的实践问题予以回应。鉴于其司法适用混乱现状,有必要统一保护规范理论分析框架,采取"三层次"的分析框架:第一层次中确认被诉行政行为违反的法律规范;第二层次解释争议规范是否属于保护规范;第三层次则判断原告是否属于保护对象。  相似文献   
247.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劳伦斯·科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访谈法"对青少年的道德认知发展进行了科学而系统的研究,进而提出了关于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结合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对青少年面临道德困境基于道德判断所作出的道德行为选择进行研究分析,判断其所处的道德阶段,进而辨证地分析、验证其理论,以便更好地指导道德教育,提高青少年道德认知水平,使其能够直面生活中的道德困境。  相似文献   
248.
司法解释在我国调整涉外民事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其作为国际私法渊源的地位却没有给予明确的肯定。无论从我国的实际和国际私法立法的特征来看,还是法律规则发展来看,司法解释应当成为我国国际私法的重要渊源,使其成为我国,国际私法渊源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49.
基于自媒体时代较强的交互性,已公开的个人信息虽已丧失私密性,但其后续利用行为仍应遵循合理性要求,合理性的剖析应以信息处理者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基准。而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已公开个人信息的后续利用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尚无定论,其根源在于未能厘清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保护法益,即界定已公开个人信息的利用是否构罪,需判断信息处理者的行为是否侵犯该罪规制的法益。经论证发现,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规制的法益应为公民信息自决权,而公民信息自决权中蕴含的个人自治法益观对于正确限定刑法上已公开个人信息合理利用的界限有重要意义。基于个罪中超个人法益必然导向背后具体个人法益之考量,为界定刑法中已公开个人信息合理利用的范畴,应提倡以尊崇个人自治的法益观为前提,以激活信息自决权的行使为手段,依据《刑法》第253条的规定,在法秩序统一原理下,通过辩证性审视前置法相关规定中已公开个人信息合理利用路径的优劣,创新性地提出“场景式判断+知情同意”融合式刑法规制举措。即根据已公开个人信息的后续利用是否从低风险场景僭越到高风险场景进行判断,如若不是,则信息处理者的行为属于合理利用;如若是,则需进一步判断信息处理者的行为是否取得信息...  相似文献   
250.
陈向红  黎昌抱 《广西社会科学》2006,(3):190-192,F0003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网络语言已成为人类交往的一种新兴媒体语言。网络聊天中采用非规范手段来表情达意,这些手段包括拟声词、英语曲折变化、叠音名词、汉语拼音首字母缩略等语言手段和电脑键盘上的符号、改变字体大小或颜色、借用标点符号等非语言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