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84篇
  免费   205篇
  国内免费   42篇
管理学   1162篇
劳动科学   83篇
民族学   88篇
人才学   129篇
人口学   42篇
丛书文集   2440篇
理论方法论   536篇
综合类   4452篇
社会学   394篇
统计学   105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165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287篇
  2014年   606篇
  2013年   506篇
  2012年   622篇
  2011年   647篇
  2010年   561篇
  2009年   667篇
  2008年   854篇
  2007年   643篇
  2006年   535篇
  2005年   550篇
  2004年   491篇
  2003年   365篇
  2002年   340篇
  2001年   254篇
  2000年   197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融合教育是教育管理、观念现代化和现代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本文试从融合教育的理论根据、实施模块诸方面进行探索,分析了融合教育流程的各个环节及教学的规范和原则,指出融合教育中聋哑学校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3.
宪法修改可分为全面修改和部分修改两种主要方式.全面修改和部分修改除了形式上的差别外,二者还存在认识论、修改评价等方面的重大区别.  相似文献   
34.
社会系统运行理论与改革开放中的政府行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系统运行理论是建立在将社会系统组织化状态划分为结构与运行两个层次的概念基础上,社会系统含有集中控制行为、规范行为和子系统自主行为三元运行方式。三级调节机制使许多社会系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人类社会发展可概括为三种基本模式:一为系统组元数量增加,规模扩大;二为系统组元种类增加或增加新的品质等,系统复杂性增加;三为系统组元之间联系改善,或从一种组织化状态转换成另一种组织化状态。将上述理论与我国现行体制对比分析,提出深化改革思路,并为实现体制改革中的社会稳定,促进改革健康发展,提出政治体制改革和政府应有的行为。  相似文献   
35.
在新旧体制转型期,由于法制不完善、对旧体制的改革不彻底等原因,导致了各种非规范的求利行为“乘隙而生”;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和非规范的求利行为,导致了收入差距的扩大和利益失衡,其负面影响不可小视。为构建利益均衡的和谐社会,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必须强化利益约束机制,规范转型期求利行为。  相似文献   
3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 ,我国加入WTO ,作为市场经济产物的企业购并行为 ,急需法律来规范。针对我国企业购并立法的现状 ,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7.
我国1982年宪法对公民的基本权利作出了规定,但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人权保护体系不完整,缺少人权保护一般条款和人权受侵害时的宪法救济手段.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虽规定了人权保护的一般条款,但并没有规定人权受侵害时的救济手段.在论述我国的人权保护体系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人权保护体系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38.
"信访权"之宪法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宪法并无信访权的规定,但一般认为,信访制度的宪法依据是宪法第41条,是公民宪法赋予的建议权、申诉权的具体体现。然而从实践和宪法权利理论出发,有必要对信访权加以分解,分为政治性权利和非政治性权利,从代议机构监督和制衡行政权的高度加强信访制度建设,推进我国宪政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39.
目前,具有中国特色的青少年法律体系在我国已具雏形,青少年法制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对我国青少年法的基本特点进行概要的分析,旨在为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40.
在我国,对于某一个具体的部门法,其《宪法》依据可能只是《宪法》的一、二个条文,《宪法》的任一条文并不是针对任何的部门法都无条件地适用。《草案》的《宪法》依据主要是《宪法》第15条关于市场经济的规定,此外还有第13条关于收入储蓄等合法财产所有权的规定。《宪法》第12条主要是《刑法》上惩治侵犯(公共)财产罪的《宪法》依据。《草案》对不同性质所有权以平等保护为原则,但也有例外,这符合《宪法》关于实行市场经济的规定。《宪法》第12条和15条之间不存在抵牾。《草案》和《刑法》各有其性质和方法,亦各有其《宪法》依据,二者可以同时合宪。《草案》细化和完善了《宪法》和《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符合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成功实践,符合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草案》不违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