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24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24篇
社会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2.
20世纪的法国小说形成了以物为导向的新趋势,其实质是反对将人/物关系置于主客对立的认知模式中,破除人对物性的遮蔽,寻求人描述物的正确方式,以此呈现物的本来面目。在上述目标的指引下,作家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重新书写事物,建构人/物关系,从而使19世纪之前的小说传统被解域,新的小说形态和内涵得以形成。  相似文献   
23.
现代技术发展的条件居于技术的历史性之中。历史性拓展出未来。技艺在古希腊的产出方式、现代技术咄咄逼人的订造方式都源出于技术的历史性。对两者的沉思和理解,让人们把握了技术的本质要素以及现代技术发展的条件。现代技术归属于解蔽之天命。现代技术由于其无以伦比的渗透力和辐射力所带来的尴尬处境,惟有通过响应更高的东西的召唤,才能得到改变;现代技术藉此将对更高的东西呈现出开放和完全敞开的状态,使自己真正归属于解蔽之天命。  相似文献   
24.
关于历史与文化传统,我们总是信以为真,而晚近的知识社会学却发现这不过是主观的认知与建构.来自人类学的田野报告也表明,无文字社会被文字社会的权力话语所遮蔽和扭曲的真相有待重新体认.20世纪80年代深受人类学影响而兴起的新历史主义学派认为历史叙事和文学叙事并无本质区剐,只有带着高度警觉的批判眼光深入分析,才可以探查到被叙事话语所遮蔽的东西.本组笔谈分别以河西走廊的文化镜像、<春秋>和<礼记·王制>为对象,采用知识考古和多重证据的论证方法,揭示汉语文学叙事如何隐匿并重新表征对中华西部的想象图景与认知建构,透视被出口性的"丝绸之路"常识所遮蔽的进口性的"玉石之路"真相;剖析了<春秋>繁杂的阐释史和阐释本身怎样直接导致了"正统"文化观的建构和巩固,解蔽了"五方之民"叙事所隐含的"中国"叙事者的天下认知图式及其渊源已久的族类编码观念,从而反思长期以来的中原中心与正统历史叙事话语之特质.  相似文献   
25.
朱钧 《青海社会科学》2008,(2):136-139,160
对于主体的追问是中外思想史上长期的话题,而佛教理论也涉及这个问题的理解与解答。中国唐代佛教思想家慧能将当时人们的追寻的方向从外部回归到主体自身,并通过不执着的般若行来清除遮蔽妄念,达到主体智慧的显现。其明心见性的方法应该能给予当代思想界以启迪。  相似文献   
26.
语用学之所以未能解释欺骗性话语是社会交往的必然要求,主要原因就在于其真理观无法涵盖非真理。本文论证欺骗性话语拥有自身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基础,而非寄生在真实话语之上;并认为分析欺骗性话语更为切实可行的路径必须是从话语中解蔽真相而不是简单的语用推理。  相似文献   
27.
莱泽克·科拉科夫斯基(Leszek Kolakowski,1927―2009)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波兰著名的哲学家和西方哲学史专家。其《自由、名誉、欺骗和背叛——日常生活札记》一书,展示了丰富的日常生活批判思想,通过细致入微的哲学思考揭示了日常生活的总体图景和意义。1.在哲学主题的转向中凸显日常生活的独特价值。20世纪以来,哲学主题的生活世界转向已成为一个趋势,并逐渐形成了四种不同的构建路径和价值取向。一是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认为日  相似文献   
28.
董祥勇 《理论界》2008,(8):98-99
荀子明确提出“明于天人之分”,从而突出天与人的异质性。他通过力斥“违天”和“慕天”之“蔽”、“错己”和“人袄”之“蔽”,而主张“知天”和“敬己”,并进而在“天功”和“人治”的互动中展现人之为人的根本特性,同时也使天道相对于人方可呈现的意义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29.
荀子《解蔽》的实质是以“己之蔽”解“人之蔽”,他在知识与价值、天道与人道、道与物、认识途径与实践环节、认识前提与目的、认识的无限性与终极性等问题上均暴露了他的认识之蔽。因此,他不但未能解人之蔽,更未能如当前学术界有人所说“发现自我”,而是将自我价值淹没在“圣王”、“群体”的光辉之下,最终造成自我价值的泯灭。  相似文献   
30.
互联网中伴随热点事件广为流传的“梗”具有解蔽与遮蔽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梗”解蔽着人们对热点事件的感性认知,从“人寓于梗”的具象化存在,到“人追寻梗”的趣缘结构,最终形成“人输出梗”的感性意识形态,充分彰显了公众对于热点事件的感性认知与价值认同;另一方面,过度抢占公众视野的“梗”使人们陷入人云亦云式的共在关系与巴赫金式的狂欢中,遮蔽了公众对热点事件的理性之思,引发理智缺失、盲目跟从的舆论乱象。克服热点事件中“梗”的遮蔽问题,需要发挥“梗”的“技术调节”作用,形塑人们对热点事件的正确认知,这也为新媒体时代处置热点事件舆情提供了新的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