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33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218篇
社会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赋”在早期是一种士人君子在特定的场合相互表达、交流政教观念的话语行为,后来与《诗》这一公共话语资源紧密结合,形成了流行于春秋时期的赋诗言志的传统。但在战国时期,随着《诗》这一公共话语平台与礼乐制度一起崩坏,有着崇高政教理想的贤士大夫,以作诗的名义表达自己离谗忧国的情志思想,至此,“赋”这一古老的政教话语行为,在屈原、荀子等人手中落实为一种独立的文本形式。  相似文献   
92.
周作人在《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中把文学分为载道、言志派,并以二派的起伏描述中国文学史的变迁.钱钟书、朱光潜等批评者认为,周作人的言志、载道,区分在于文学内容之思想与情感;实则,周作人依据即兴与赋得的为己与为人之不同.针对周氏新文学运动是明末公安、竟陵派复兴之观念,阿英、陈子展、许杰等批评者或者把新文学看作载道文学以截断其与明末言志派文学之联系,或者从社会经济方面说明新文学发生之因.周作人与批评者的根本分歧在于,小品文是言志,抑或载道.周作人舍弃"人的文学"中的人类主义和人道主义,独尊个人主义,把革命文学看作载道/遵命文学,从而从"叛徒"走向"隐士";而鲁迅、阿英等左翼文人提倡小品文的战斗性,意识到干预时代和社会之可能性,从而徘徊于"十字街头".  相似文献   
93.
94.
本文从袁枚《随园诗话》的长篇形式与乾隆盛世全社会作诗的对应关系,袁枚"性灵"诗观的非理论形态,袁枚早达早退的生活方式与乾嘉诗学、考据学各成专门之学的因果关系,中国女性被其"整体"地推上诗坛等几个方面,对《随园诗话》这一部人尽皆知的名著之实质,重新进行了诠释,而诗话与诗说二体的区别,也在乾隆盛世诗学的繁荣中为人所更易见。  相似文献   
95.
方苞、刘大槐、姚鼐引领的桐城派是清代最有影响的散文流派,其实,桐城派作家中的一部分人也从事诗歌创作,并且形成了一个诗歌流派.这一点,最早由桐城作家姚莹指出,他说:"国朝持论之善足洽天下大公者,前有新城尚书(王士稹),后有吾家惜翁(姚鼐),庶几其允乎.  相似文献   
96.
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对朝鲜后期诗坛接受袁枚诗学之状况做详细分析:朝鲜后期的诗坛从什么时候开始接受清朝文学的?18世纪朝鲜诗坛从什么时候开始接受袁枚的,其中主要的朝鲜诗人是谁?19世纪初期至中期朝鲜诗人的性灵观到底与袁枚有什么关系?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期袁枚对朝鲜诗坛有什么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
何良俊编撰《何氏语林》开明清世说体小说之先河。而其为何会在世说体小说中断三百多年后的嘉靖年间横空出世呢?为什么在体例上又比模仿对象《世说新语》多出言志博识两门;既是模仿《世说新语》所著,又为什么书名不与《世说新语》相类似,而与已经失传许久的裴启《语林》重名。另外,其按语、小序有没有借鉴前人?上述问题正是本文要解决的。  相似文献   
98.
20世纪20年代末,北京政治文化环境的荒漠化巨变使《骆驼草》周刊问世。作为当时北京唯一一份综合性文艺期刊,《骆驼草》周刊是一份富于自由主义气息的刊物。《骆驼草》以周作人为精神领袖,淡化《语丝》时期的凌厉,归隐书斋,专注于草木虫鱼式的趣味闲谈,不仅实践了他们"自我性灵的自由抒写"的文学观念,还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转向提供了契机。《骆驼草》周刊远避当时文坛的政治化与商业化,以个人性情的抒写为艺术之根本,从中西文化传统中寻求新的人生价值取向,对国民大众进行常识启蒙,以实现他们的自由主义文学观。  相似文献   
99.
对于朱天杰先生的山水画,可以从许多角度进行阐释,颇具有“构成”意味的形式感,雅致而清丽的设色效果,朴厚而挺括的线条……种种特色,不…而足。而笔者认为,朱天杰先生山水画最有特色也是最值得品味之处,在于造境。唯有理解了其造境,才能领略其笔墨形式语言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0.
明代后期文学思想有崇尚浅俗的倾向.真诗在民间的观念逐渐被接受,创作趋向浅俗,在李开先和徐渭诗中已有所反映;而更多反映此一倾向的,是华善述.他的一千四百多首《杂诗》,似有意探索诗的浅俗化.接着是袁宏道们,诗歌创作信口信手,间杂俚语.此一种世俗化倾向在戏曲中的反映是主张以俗语为南戏,越俗越家常,使奴、童、妇、女易晓,乃为得体.此一思想倾向最突出地反映在小说创作中.市井小说《金瓶梅》的出现,从题材、人物、语言到它所蕴含的观念及其读者群,都反映了文学思想向着市井世俗的巨大转变.文学思想之此种倾向,与其时之商业环境,与其时之思想多元化,与求真反伪之思潮,与部分士人人生旨趣之世俗化都有关系.求真,故信真诗在民间;反伪,故讲求在心灵中自然流出.讲本色,讲性灵,讲用家常语.诗歌的此种世俗化浅尝辄止,戏曲与小说这方面的成就高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