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6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42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21篇
人才学   4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92篇
理论方法论   51篇
综合类   1380篇
社会学   16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现代汉语中,既有精确词语,又有模糊词语。精确 词语和模糊词语是相对而言的。在言语交际中,人们首先要求表达精确,也就是说要使用精 确性的词语。但在日常生活、文学作品和外交辞令中,又常常需要使用一些模糊性的词语, 去表达一些特殊的语义,以收到特殊的修辞效果。因为模糊词语有时比精确词语更适应交际 的需要,更具有特别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22.
会话中的隐喻使用是说话人有意识选择的间接表达,带有强烈的言语意图,其语用意识突显程度低。隐喻使用的言语主体、言语意图以及语境是考察其认知顺应过程的必要条件。说话人在具体的语境中总是根据自己的言语意图来决定对语言义和语境因素的利用,把隐喻表达的语言义转换成适合表达自己言语意图的言语义。  相似文献   
23.
网络语言是随着网络的兴起而出现的一种网络交际语言,因其鲜明的独特性而引起了众多人的关注。本文在社会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下,从语言变体、言语社区及语言变异的社会原因等方面,对网络语言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研究。文章指出,在由互联网构建的虚拟言语社区内,网络语言是一种语言变体,然后分析了网络语言变异的社会原因及对网络语言应采取的态度。  相似文献   
24.
语言学家奥斯汀在他的言语行为理论中把施为句分成三种:以言指事、以言行事和以言成事。我们借用奥斯汀的以言指事之称,认为语言中的禁忌语也是“言有所指”,指代的是客观世界中人们所避讳的事物和理念,因此被禁忌。禁忌语的“言有所指”大致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称语类、专有名词指称语类、普通名词指称语类三个类别。人们之所以禁忌这些言语,是混淆了“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5.
听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重要手段,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之一。里弗斯(Rivers)的研究表明,听占整个言语交际活动总量的45%。由此可见,训练听力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随着英语新教材的启用,加强学生的听力训练,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已经受到广大英语教师的高度重视。但是,笔者认为,目前初中英语的听力教学还处于起点阶段,距新课标所规定的目标尚有一定的距离。听力理解障碍何在?如何培养学生听英语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笔者想就此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26.
岑努是一座多族群聚居村寨,生活着苗、侗、汉、三锹四个族群,各个族群除掌握本族群语言,还同时掌握其他族群语言。岑努人是具有四种母语能力的人。岑努人言语交际中坚持的平等与尊重原则,其实是他们的一种文化原则,是建构社会秩序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7.
从Helen Spencer-Oatey 的和谐管理模式这一动态理论视角出发,考察说话者基于对言语互动中的交际需求、面子的敏 感性和行为期待的动态评价,对言语形式在礼貌程度上进行转换,从而获知不礼貌言语的转换机制。这一言语转换机制应用 于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的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语用意识,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将直觉产生的言语转换为意义相等但更为礼貌 的形式,顺利地完成日常交际活动。  相似文献   
28.
29.
言语理解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性,既表现于不同的人对同一言语成品的不同解读,也表现为同一个人在不同阶段、不同场合、不同心境下对同一言语的不同领悟,更表现在理解的意义和表达的意义的契合程度上。两者完全重合的情形是不多的,常常出现的是不足、溢出或者偏离。   相似文献   
30.
打断作为一种独特的言语行为现象是庭审话语中最常见的话语形式之一。以话语权力理论为理论框架,并结合评价理论和言语行为理论,随机选取了CCTV《庭审现场》40场刑事、民事审判案件音像语料,着重对法官打断话语的形式和语用功能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法官打断话语主要有三大类:明确资格类打断、调控言行类打断和限制内容类打断;其语用功能主要有四种:质疑、干预、核实和维序。其中,干预功能使用频率最高,且主要以限制内容类打断话语这一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