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9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52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35篇
人才学   27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49篇
理论方法论   52篇
综合类   1122篇
社会学   168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961.
1688年,清政府派往俄国的使团成员写有三部旅行记,较为详细地记述了当时蒙古地区的物产、经济、生活、习俗等状况。  相似文献   
962.
沈璟的传奇《埋剑记》系根据《太平广记》中的小说《吴保安》改编而成.作者通过“增”“衍”“删”“调”几种方法,使得戏曲无论是在情节结构、人物形象还是主题思想的表达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从本质上说是与传奇生旦双线并进的体制和注重教化的审美功能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963.
梁彤 《老年人》2015,(1):48-49
中国是茶的原产地,也是最早利用茶的国家。茶与丝绸、瓷器共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关于茶的起源,存在多种说法。其中最早为西汉人假托神农所著《神农本草经》所述:"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  相似文献   
964.
一年级识字、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标在识字、写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提出"会认、会写"两种要求,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低年级学生在掌握字形方面是难点,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呢?笔者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一、教学生在自学中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过去的教学一般是老师教,学生学,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新课程充分体现了让学生自学,用多种方法思考、记忆、分析  相似文献   
965.
陈晨  刘彭冰 《兰州学刊》2007,(12):130-133
梅鼎祚无法抗拒政治上的被边缘化,却仍以垂不朽的"立言"事业自励.而他精心结纂的《才鬼记》,体现出了独特的思想和扎实的学风,却未赢得应有的公正评价.相反,在漫长的一段时间遭冷落.  相似文献   
966.
中日两国文学关系的研究是比较文学的一大课题。中国文学中的佛像发声故事传到日本后发生了较大变异,并对日本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类故事从中国文学最简单的片段式描写发展到了日本文学中的比较复杂而完整的叙述,而且发声主体也出现了根本性变化。尽管两国的此类故事颇有相异之处,但是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及梳理,仍可以清晰地判明其内在的关联性,认定这些故事应属同一系统。本文重点以《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和《日本灵异记》为例,论述佛像发声故事在中日文学中的流变。  相似文献   
967.
火星探测记     
在20世纪,人类的许多幻想变成了现实。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畅想未来科技的发展,畅谈各自的奇思妙想。  相似文献   
968.
《泰和记》(或作《太和记》)是明代中叶许潮的杂剧剧本,然而在明清戏曲论著中,对其著录十分混乱。现就《泰和记》的作者及具体剧目作出考辨,以期还其清晰面目。  相似文献   
969.
<登科记考补正>(清徐松撰,孟二冬补正,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版)第103页,卷三垂拱三年(687)武举录有赵洁,考云:  相似文献   
970.
老熊变笨记     
在远古的时候,熊是十分灵巧的动物。它跑得飞快,就连兔子也跑不过它,因此,许多兔子都成了它的美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