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14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9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61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236篇
社会学   29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32 毫秒
161.
<正>这是一句贬义性的温州俚语,讽刺某人见钱眼开,贪图敛财的不文明行为。据传,从前有这么一个不务正业、贪吃懒做、好逸恶劳的人,他一生可谓是六亲不认,只认钱财,连舅舅家修建房屋让他帮忙打杂也非要算清工钱不可,为了铜钿他已失去理智。有一次,他在睡  相似文献   
162.
郝贵生 《中华魂》2013,(9):20-21
《人民日报》今年2月28日一整版刊登梁衡同志的文章《文章大家毛泽东》,笔者读后感到是一篇非常好的文章,其用大量事实无可辩驳地概括了毛泽东一生著作和文章的思想与气势、说理与用典、讽刺与幽默、  相似文献   
163.
叶绍钧的早期创作无论在当时文坛或叶绍钧文学生涯中皆具有相当价值,作者以简洁而有力的方式宣告了风格独特的一个"自我"的存在,具有不容漠视的意义。关注苦人生涯、善于发掘苦人美德、热心教育题材、表现师生生活、严肃认真的政治讽刺等是其文言小说主旨的特征。叶氏后期创作中纯熟的技巧如精微细致的心理刻划、客观冷静的叙述态度、不动声色的讽刺艺术等在其早期文言小说中已得到最初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4.
讽刺与幽默     
《今日南国》2010,(14):62-64
耍了卖票的 大冷天,阿呆站在汽车站台笑个不停。路人问:你笑什么啊?阿呆:我刚把卖票的给耍了。路人:你怎么耍了他?阿呆:我买了票,但没上车。  相似文献   
165.
天堂雷鸣 《社区》2009,(26):53-53
记者:小丁.中国漫画界“只此一家”。您所擅长的讽刺漫画笔锋犀利。充满锐气.至今都印在几代读者的心中。如今,讽刺漫画越来越少了。漫画似乎越来越失去它的战斗风格。对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相似文献   
166.
成都大学原中文系主任孙光钊,是国家一级美术师,曾历任成都市人民代表,现为市美协副主席。他的《无悔集》(香港东方艺术中心2009年1月出版)是其从事漫画50年的作品选集。我于美术艺术是外行,只能就其内容及思想性,略抒浅见。四川省美协主席钱来忠在《序》中说:"漫画家是历史的观察哨,是讴歌光明和鞭挞丑恶,提携智慧,弘扬乐天精神的轻骑兵、狙击手、欢喜神。"这基本上是正确的,只是"歌颂光明"这一点,历来有些争议,漫画主要的功能恐怕还是鞭挞丑恶,是讽刺的功能。《无悔集》中的许多漫画,充分地发挥了鞭挞、讽刺的功能,这是它的成功所在。  相似文献   
167.
唐雪元 《老友》2011,(6):40-41
早就知道重庆有一个很了得的人叫余薇野,在中国诗坛享有"三大讽刺诗人"之一的美誉。2011年的春天,笔者赴重庆采访时,前去拜会这位知名诗人。今年87岁的他,诙谐幽默,平易近人,之乎者也,说个不停。谈笑之中,笔者不禁提起余老诗中的那句"白莲花似的恋人",老先生闻之,哈哈大笑,高声唤出一位满脸慈祥、满头银发的老太太,朗声道:"我写的就是她,肖莲蓉也!"于是,知名诗人余薇野鲜为人知的爱情故事由此被笔者采撷。  相似文献   
168.
169.
《红楼梦》中的人物众多,曹雪芹起名很注意人物的性格化,用字奇,字面广,有的用的是鸟名,有的是花名,有的是宝珠玉器的名字,丰富多彩,富贵高雅。许多人物的名或字,或几个人的名字合起来,都是大有深意的。有的暗示了人物的命运,有的则是对情节发展的某种隐喻,有的概括了人物性格的某些特点,有的是对人物行事为人的绝妙讽刺,有的是人物故事的某种暗示等等。  相似文献   
170.
讽刺与幽默     
《今日南国》2010,(11):62-62
不在“人事” 企业人事部的员工李某,最近被调到楼下的公关部。这天,他朋友打电话到原部门:“李某在吗?”李某同事答:“他已经不在人事了。”朋友:“啊?他什么时候去的?”同事:“上礼拜。”朋友:“我都不知道……也没送他一程……”同事:“没关系啊,下去找他不就好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