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77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85篇 |
劳动科学 | 4篇 |
民族学 | 9篇 |
人才学 | 8篇 |
人口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110篇 |
理论方法论 | 15篇 |
综合类 | 364篇 |
社会学 | 23篇 |
统计学 | 6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28篇 |
2013年 | 29篇 |
2012年 | 37篇 |
2011年 | 48篇 |
2010年 | 41篇 |
2009年 | 50篇 |
2008年 | 70篇 |
2007年 | 39篇 |
2006年 | 38篇 |
2005年 | 45篇 |
2004年 | 27篇 |
2003年 | 30篇 |
2002年 | 39篇 |
2001年 | 27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20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吴宁宁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627-630
“灰色道德”是一种不求善不避恶,抛弃善恶两极,而走中间道路的道德中立观,它把妥协作为价值标准,容易导致人们同情邪恶,反抗美德,因失去道德标准、原则和目标而变得麻木,进而导致一个非理性社会的产生。崇尚选择灰色道德的人,不是不能够选择完全善和完全恶,而是不愿意选择完全善和完全恶。他们在心理上存在一种逃避心理,即追求道德责任的逃避,怕被烙上道德“黑”的污名。 相似文献
62.
吴宁宁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4(5):627-630
灰色道德是一种不求善不避恶,抛弃善恶两极,而走中间道路的道德中立观,它把妥协作为价值标准,容易导致人们同情邪恶,反抗美德,因失去道德标准、原则和目标而变得麻木,进而导致一个非理性社会的产生.崇尚选择灰色道德的人,不是不能够选择完全善和完全恶,而是不愿意选择完全善和完全恶.他们在心理上存在一种逃避心理,即追求道德责任的逃避,怕被烙上道德黑的污名. 相似文献
63.
零售商作为分销渠道的一类成员,在渠道运作中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随着渠道扁平化趋势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直接通过零售商进行产品分销,选择合适的零售商成为企业分销环节重要的决策问题之一。本文从制造商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零售商进行评价,并通过实例,阐述了该方法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65.
为了探讨陈独秀思想特点,采用文献解析的方法,认为:五四时期,陈独秀从文化发展的视角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他以科学、民主和人文精神等先进理念为参照,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对比和评判,目的是以西方现代文明来引领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尽管这种评判带有舍中求西的情感倾向,对传统文化批评过多,但他并非要全盘否定和废弃中国传统文化,而是主张借鉴西方文化对之进行合理改造,以便使之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五四新文化的时代背景来看,陈独秀的评判基本上是客观的,其文化的价值取向是科学的、先进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长期困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向危机.与此同时,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6.
通过把营销业务培训绩效的影响因素分为两类,找出具体的影响因素,根据各因素的作用程度赋予不同权重,建立了双层次模型。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各级因素进行综合评判,并可进一步得到各个因素的评价信息。完成了对营销员业务培训绩效所进行的评价。 相似文献
67.
没有标准的“项目销售语言”进行信息交流,没有通用的“唯—评判标准”,销售管理者就无法准确支持—线销售人员跟进项目,甚至还会加深双方的“对立情绪”,企业整体销售能力下降,业绩大起大落,销售成功没有必然性 相似文献
68.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们为了活着而聚集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美好而居留于城市”.这是城市规划活动追求的目标.回答了人类为什么要进行城市规划活动这个问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人类从古至今一直在对城市居住环境进行着工程和艺术方面的改造,从哲学层面上看.这种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对城市环境进行预先调控的活动属于改造世界的范畴。然而.在进行城市规划活动之前.人们必然已经在大脑中形成了关于什么是“好的城市”、什么是“好的城市规划”的认识.这是进行城市规划活动的前提.否则城市规划活动将因缺乏评判标准而失去方向。从哲学层面上看.这种关于城市规划活动“价值判断”的认知属于认识世界的范畴。 相似文献
69.
7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定量地对事物进行综合评判的范围也在逐步扩大,从对一种产品或一个人的综合评判到对一个企业或一个地区经济效益的综合评判等等,都是涉及多种因素的综合评判问题。由于每种因素对评判结果的影响程度不同,为了体现各种因素在评判中的地位(或重要程度),一般采取加权平均的办法体现之。因此,确定权重的分配比例就成了问题的关键所在。我们采取“因素评价系数与正交设计”相结合的方法,即从“好点”出发用正交设计安排几组权重的分配方案,再利用贴近度寻找最佳权重分配方案。这种方法既可以用较少的计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