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6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26篇
管理学   117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60篇
人才学   59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149篇
理论方法论   173篇
综合类   2435篇
社会学   186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203篇
  2012年   244篇
  2011年   273篇
  2010年   293篇
  2009年   324篇
  2008年   332篇
  2007年   284篇
  2006年   240篇
  2005年   190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农民主体性地位这个传统的话题被重新拾起,并付诸时代意义进行研究。农民主体性的缺失和乡村治理的困境频繁交替演变,制约了乡村振兴的发展。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这四个方面,对农民进行“还权赋能”,在提升乡村治理有效性的基础上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992.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发展中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既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题中之义,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在文化自信的生成路径中,文化认知是前提与基础,直接影响文化的发展方向与文化自信的实现。依据认知理论及其发展趋势,文化认知是在批判传统认知范式基础上对认知活动的重新界定,可以为合理解释文化自信的生成与发展提供一种令人信服的解释模式和分析视角。在文化认知理论的关照下,认知活动凸显了人文主义的话语形态,既强调人的主体性要素,也包含社会文化环境要素,正是这些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才能使文化自信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93.
随着ChatGPT艺术创作能力的快速发展,其主体性建构成为一个重要学术议程。探讨ChatGPT主体性既不能脱离笛卡尔等人所建构的原典语境,也不能囿于西方话语框架,因为这个以理性为基石的框架越来越显现出保守性与局限性,为此,一个基于理性、意志和欲求能力三位一体的新型主体观被构建出来。依据这一系统观,目前的ChatGPT因为其算力结构缺失自我意识和欲求能力,尚不具备艺术创作的主体资格,而要赋予ChatGPT这两种功能又面临着诸多伦理和法理风险与挑战。只有在所有这些风险和挑战都足以被人类绝对应对和管控的条件下,我们才能赋予ChatGPT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994.
将农民组织起来并发挥农民主体性是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也是推进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内在要求。通过对日韩农协组建历史的考察,研究发现:人多地少、以自耕农为主的东亚小农社会形成了农业发展的特殊经验,即国家主导自上而下地建构农民自治的农业合作组织体系,借助横向合作属性与纵向规模效应的有效互促,实现农村“公益”的发展。这种农业发展的“东亚模式”本质上是一种国家法团主义建构过程,值得中国乡村振兴学习借鉴。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需要基于国家法团主义对农民进行再组织,构建有效的联结政府、市场与农民的农业合作组织体系。村党支部引领组建的合作社作为单位农协,再改革现有的供销社纵向组织体系是较为现实的路径。  相似文献   
995.
本文将从译者与限定的外国文学的文化身份和译者与重塑外国文学的本土文化身份这两方面探讨译者与外国文学本土文化身份的形成的关系和这种文化身份对目的语社会的影响。译者本身的文化身份及其文化价值取向以及由此带来的对源语文本和翻译策略的选择决定了外国文本的本土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996.
加强学生社团建设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是大学的主体,学生社团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学生社团在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引导、整合大学生人格、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协调校内各方关系、加强与社会互动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要正视学生社团中存在的问题,加大对学生社团的物质投入,完善其制度建设,加强引导和指导,发挥学生社团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效能。  相似文献   
997.
西方近代主体性哲学在古希腊哲学中已经萌芽,但那时哲学关注的不是“人”,而是外部世界统一性的始基。主体性哲学是到了近代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的自身价值不断提高而被提出来的,随着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的提出,主体性原则成为了哲学第一原则,人的主体性开始觉醒。康德以先验哲学牢牢确立了人的主体性地位,黑格尔以“绝对精神”来推演整个世界,把主体性原则发挥到了极至。近代哲学既是大张理性、树立主体性的过程,也是主体性哲学走向困境而不断衰落的过程。  相似文献   
998.
主体间性并不是主体性的一个维度,相反,二者存在本质的区别。杨春时提出的本体论的主体间性理论不是一种模仿,而是在批判性地借鉴已有的主体间性思想基础上的原创性理论。本体论的主体间性和非本体论主体间性(认识论、社会学)处于不同的逻辑层面,不能混淆。本体论主体间性不是对社会学的主体间性的抽空,而是其根据和可能性;它不仅解释了审美的本质问题,也隐含了巨大的现实效应,理应成为多元社会的哲学根基。  相似文献   
999.
张中 《北方论丛》2013,(1):119-124
现象学显然是列维纳斯哲学的真正起点,但他最终越出了现象学与存在论,并且确立了一种自由的“伦理学”.当然,列维纳斯的“伦理学”并不是要建立一种道德规则或伦理规范.毋宁说这一“伦理”指的是关切他者、关心自由的形而上学伦理.在一定意义上,列维纳斯的哲学是一种“自由”哲学.列维纳斯说,胡塞尔的“意向性”本身就是意识自由的实现.但正是从这里发现列维纳斯了问题,他认为他人会质疑我的自由,我对他人负有责任.由此,列维纳斯渐次展开了他的伦理形而上学;从而也开始了他的伦理性自由哲学之思.重要的是,这本身就是一种以审美方式看待世界的行为;或者说,它就是列维纳斯的美学.  相似文献   
1000.
文章根据作者的教学实践,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尊重学生主体性三个方面对提高数学课的教学效果做出了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