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81篇
  免费   224篇
  国内免费   50篇
管理学   6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97篇
人才学   48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059篇
理论方法论   299篇
综合类   4642篇
社会学   238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157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239篇
  2014年   418篇
  2013年   369篇
  2012年   423篇
  2011年   458篇
  2010年   488篇
  2009年   517篇
  2008年   538篇
  2007年   470篇
  2006年   424篇
  2005年   384篇
  2004年   300篇
  2003年   285篇
  2002年   267篇
  2001年   245篇
  2000年   196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31.
微言E语     
《人才瞭望》2012,(12):105-105
李源潮 我们下去调研,看到不少县委大楼、市委大楼都盖得很高,有的比省委的楼盖得还高、还气派,就感到很忧心诗不光是担心盖楼花钱,更是怕干部进了高楼,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谁也不肯走出大楼,就会与群众疏远了!  相似文献   
132.
著名批评家布鲁克斯在其新批评的代表作《理解诗歌》里专门对英语鸟类诗歌的意象等进行了分析,进而指出鸟类是大自然的代表,也是人类情感的一种体现。那么,具体就英国鸟类诗歌而言,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主题。基于这一点,很有必要将英国诗歌中涉及鸟类的诗歌以新批评的文学本体理论作指导,以作品为本体,从文学作品本身出发来研究鸟类意象在反映诗歌主题中的功能,作用和意义,为此,在分析中也涉及到两个著名的概念:其一是意图谬误,其二是感受谬误。  相似文献   
133.
项城方言中的“叫”字从共时层面看用法广泛,意义复杂,可以用做动词、介词、助词,最突出的特点是既可以表示处置义,又可以表示被动义.本文从历时的角度探寻了“叫”的处置义和被动义的来源,“叫”字从“实质性叫请”到“礼节性叫请”的语义泛化过程是其虚化的语义基础,我们认为它们的来源都和使役义有密切的关系,只是在不同的句法环境中进行的.  相似文献   
134.
以顾瑛为核心的玉山草堂雅集是元代最具代表性的文人雅集,学界虽不乏相关研究成果,但对相关诗序文献均未给予重视。文中从诗序这一独特视角对顾瑛玉山雅集进行观照,以拓展、加深对其认知:以诗序为据,梳理历次玉山雅集活动系年、场所、人员及主要活动内容;玉山雅集诸方面超越前代,分韵赋诗是玉山雅集文学活动的核心形制;玉山雅集诗序是折射元末文人心态及时代变化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135.
唐伯虎名寅,字子畏,江苏吴县人,他以诗、书、画三绝位列“明四家”之一。只因他早年生活放浪,刻过一方“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闲章,加上明清两代的小说、戏剧、弹词中又编造他“三笑点秋香”的风流韵事,以致在后人的印象中,唐伯虎不仅是位杰出的画家,还是个风流才子。其实,历史上的唐伯虎,为人并不风流。  相似文献   
136.
137.
东学西渐,中国山水画促进了美国意象派诗歌的形成。华莱士·史蒂文斯的诗歌浸染着中国画意境,诗中有画,韵味悠长,呈现出"天人合一"的美学意蕴。史蒂文斯将中国画元素化为诗的建筑,这是一种创造性的成功的转化,表征着史蒂文斯具有开放的胸襟和海纳百川的气度,同时也证明了不同文化的交融,定会促发新的文学观念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8.
安徽太湖县举人王大枢遣戍伊犁11年之久,还乡后自号“天山渔者”。他在戍地以坐馆教书为生,晚年编定《西征录》一书,不仅是他遣戍生涯的实录,还保留了其全部诗文作品。王大枢的诗歌题材主要分酬唱赠答与吟咏史事古迹两类,从不同角度反映出遣戍文人的日常交往、心态变化及文学活动。他的文作以《天山赋》为代表,用虚实结合之笔摹写异域风物,具有历史、文化、文学等多重价值。  相似文献   
139.
笔者在研读许渊冲《唐诗三百首》译本的基础上,分析了译者在无法使译文自然押韵的情况下采用的权宜之计和强行的押韵策略,并从语言、句子表达、风格等方面来分析这些权宜之计和押韵策略对译文的影响。进而以整个译本的质量来论证这些强行的押韵策略只是给译文披上了漂亮的押韵外衣,而译诗在本质上却无法称得上是自然、地道、不折不扣的英语诗。押韵俨然成了译者独创性的陷阱,译者愈想创新,采用权宜之法,离其所制定的翻译原则愈远。  相似文献   
140.
信息结构是句子实际意义的切分,它与句群有着天然联系。本文通过对日语句群的信息结构的分析,指出了日语句子的实义切分标准是信息相对于听话人是已知或未知、信息在说话人语流中出现或未出现过、信息在目前是激活状态还是未激活状态、信息的预设或断言的实际情况等四项,同时讨论了句子的实义切分在日语句群教育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