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2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2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6篇
人才学   30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18篇
理论方法论   67篇
综合类   1225篇
社会学   9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刘方圆 《云梦学刊》2016,(4):110-114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再一次出现了译介外国文学作品的新高潮,其中,法国作家都德的作品对中国本土作家沈从文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集中表现在摹拟与戏仿、散文诗化的写作方式,以及地域化写作三个方面。此外,两人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的诸多不谋而合对在世界文化语境中解读沈从文作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2.
户外广告作为城市的第二轮廓线,既具有文化和艺术的个性,又表现出赤裸裸的功利性。要让户外广告在尊重城市原有文化景观、维护环境和谐的前提下既有利于传达信息,又不乏鲜明个性就是要在人与环境之间找到最合适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53.
魏晋时期,文学开始觉醒。作为独领风骚的"竹林七贤"之首,嵇康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文学、艺术等方面的贡献留名青史。其诗以四言居多,是《诗经》以后鲜有建树的四言诗作家之一。嵇康志向高洁,性格孤傲,厌倦官场,尚老庄,追求"诗化人生"。本文旨在通过嵇康的四言诗,发掘嵇康内心对于自由逍遥的强烈愿望,探讨诗人对心灵与物象二元融合的直觉性呈现,分析其已然超越文学层面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54.
中国古典诗词意境的形成与其句式特点有着天然的联系。古典诗词的句式特点,一是充分利用自然语言的"剩余信息"机制,简洁含蓄,但却包涵极其丰富的信息量;二是充分利用文学语言的"信息饱和"机制,多采用堆迭并置的句式建构方式,从而形成一种多方面多层次的立体开放视域,给读者无穷的时空想象。可以说,古典诗词独特的句式特点是古典诗词意境形成的客观依据;意境的实现,从微观上看,是为创造它的物质材料——中国古代汉语语法所规定的。  相似文献   
55.
意境的创造离不开情与景两大因素以及由情景融合而产生的审美想象空间。换个角度思考,就是说意境的创造必须能很好地表达作者的某种情感倾向,且意境创造的特征应具有多重性。《古诗十九首》意境的创造就是这种创作理论的典型实践,《古诗十九首》呈现出情景交融的表现方法特征、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古诗十九首》还开创了悲情意境创造的先河,成就了它"汉代五言诗之冠冕"的美誉。  相似文献   
56.
晚唐律赋创作打破了前期以王权为指归,伦理为导向的模式,实现了崇尚审美的华丽转身,并确立了新的创作范型:取材于日常生活,抒情性增强,"赋教"内容减少,用描绘代替叙述,让意象袒露情感,达到情与境地混融,意与象的切合,真正实现律赋的艺术性回归。  相似文献   
57.
罗书华 《社会科学》2012,(3):166-173
长期以来中国散文学都是以文道、义法为主流,这从根本上规定了散文学的发展方向,限制了审美论的发展。林纾虽然以古文的衣钵继承人自居,但并没有坚守"文道""义法"传统,而是以情性为散文之本,这就使他在散文审美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其中,"意境"、"情韵"与"神味"三说最具代表性,突出地体现了林纾散文学的诗性特质。它们的出现为散文学增添了一抹新的色彩,也为近现代散文学的发展打开了一条新的通道。散文学领域里提出"意境"、"情韵"、"神味"诸说,对于源于诗国的这些美学范畴,也是一种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58.
59.
韩锐 《中国民族博览》2017,(20):173-174
在社会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摄影技术要求不断提高,摄影已经不是简单记录风景,记录这个时间段发生的事情.人们对于摄影后期处理要求越来越高,在摄影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可以使用很多方法来进行造像,摄影后期技术处理越来越简单成熟.同样,照片中的大部分意境均源于日常生活,而人们手中的相机是留住美的工具,用来记录和营造意境,关于如何更好展现意境,是运用脑与手之间结合,是我们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摄影经过多年发展与延伸,意境已经深入到摄影艺术当中,两者相互影响.很多学者以及学会举办关于意境摄影研讨会,可见对于摄影者意境对于摄影艺术之间谈论越来越剧烈,这也是本文对于摄影意境之间学术价值研究进行相关讨论.  相似文献   
60.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各种文体中,散文无疑是最具民族传承性的一种,它和中国传统文学的关系最为密切,而中国传统文学作品所追求的最高审美境界,就是意境.中国现当代散文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意境体系.这既是中国传统审美观念在现当代文学领域中的一种传承、一种延伸,也影响甚至决定着新世纪中国散文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