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2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27篇
管理学   139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49篇
人才学   50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1236篇
理论方法论   176篇
综合类   2374篇
社会学   175篇
统计学   18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308篇
  2011年   259篇
  2010年   297篇
  2009年   241篇
  2008年   394篇
  2007年   261篇
  2006年   254篇
  2005年   248篇
  2004年   188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论中西诗学中自然美观念的差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方自然美观念的产生都源于人的觉醒,但不同的文化环境使中西方在对待自然审美上出现众多差异,"比德说"和"移情说"就是代表之一。这种差异性表现在文学上,呈现出西方重外省、中国重内省,西方文学作品表现物我分离较多、中国文学作品表现物我合一较多的特点。  相似文献   
72.
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俄罗斯学术界普遍认识到,作为文学理论的传统诗学已跟不上文学发展的步伐,需要探索科学的新方法来揭示文学作为一门艺术的特殊性,由此涌现出彼此争鸣的诸多诗学流派,它们都延续诗学对象为诗的古希腊传统.在高扬史诗而贬抑小说艺术性的语境中,巴赫金以哲学-美学家身份涉足文学研究领域,以长篇小说为突破口,试图革新诗学研究范式,重新描述已被小说占据主导地位的西方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他发现了长篇小说体裁不同于史诗来源的古代民间狂欢节文化渊源,找到了小说研究的对话主义方法论,借此进一步探讨了人文科学的对话哲学基础.巴赫金在研究小说时建构并完善自己的对话和狂欢化理论,主要并非政治上的苏联意识形态使然,而是符合其自身学术发展的内在逻辑,唯其如此,他的诗学思想才会成为20世纪中后期活跃学术思维的重要刺激因素.  相似文献   
73.
考察宋代命遇观念对诗学的渗透与影响,可以发现宋代士人既主张顺应命遇与超越命遇,同时又主张坚守道义。在诗学上的反映则为既主张“文章尤忌数悲哀”、“冲澹以自守,遗佚而不怨”,以得心态平和;又主张“眷眷王室”、“一饭不忘君”,要求关注家国。在风格方面既要求平易柔和,又气魄雄壮。论文认为这正是宋代士人的人格与诗格的共同要求。  相似文献   
74.
西方诗学的"希腊化问题",深刻地揭示了"希腊传统"对西方诗学发展的内在影响,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不断继承与挑战古典希腊思想。以浪漫派为中心的西方诗学思潮,将希腊传统与基督教传统有机地综合在一起;以现代派为中心的西方诗学思潮,则通过否定希腊理性传统而选择以个体为中心并关怀自我的路向。未来的西方诗学,将是"艺术精神的希腊化",而不会是"艺术形式的希腊化"。  相似文献   
75.
魏晋六朝时期,诗歌取代两汉的史传散文成为我国侠文化的主要载体,标志着侠文化进入一个转型期.游侠由一种具体的行为演变成一种抽象的观念、精神或气质,给予了寒士阶层寻求建功立业的强大动力,以及追求个人价值与自由的热烈渴望.然而在"用之如虎,不用如鼠"的现实环境下,这一切都在残酷的政治斗争和强大的集权统治中被击得粉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失衡,使得魏晋六朝游侠诗歌充满了一种郁勃不平之气.  相似文献   
76.
郁达夫的诗学是一种感伤诗学,它在追究什么样的情感才是最适合文学表达的问题上,是对中国“言志”、“缘情”诗学传统的丰富和发展,而这种丰富和发展则是中西文化、诗学激荡化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77.
78.
建设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追求,是民族振兴、国富民强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社会更加和谐"的奋斗目标,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共建、共享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9大目标和主要任务,今天,执政半个多世纪的中国共产党正带领全国人民开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79.
以《小城之春》、《廊桥遗梦》为范本,对两部影片的叙事风格、影片“镜”语的象征意义、人物造型及其性格特征进行了阐述,着重探讨其中各自成趣的审美追求,力图从中西文化维度出发来解释主人公相似经历背后尚存差异的文化与思想背景,即均“发乎情”,然《小城之春》片“止乎于礼”,而《廊桥遗梦》片“止乎于理”;但影片本身蕴育的哲理精神与审美内涵分别将两部影片推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相似文献   
80.
杨霓 《学术探索》2015,(2):131-135
西方社会中个体的身份焦虑感伴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发生、发展而滋生和扩散。人们在解决了身体温饱需求后,开始争取社会地位,以求赢得他人的尊重。这种心理的"温饱度"能够帮助人们判断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获得自我存在的确定性。王尔德一生中令人费解的种种行为可作为社会身份焦虑感的极佳诠释。透过他我们可以看到,个体对身份的焦虑应被更高层次的价值追求所代替,才能实现真正有意义的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