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7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221篇
理论方法论   26篇
综合类   424篇
社会学   28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66 毫秒
41.
在小学语文这座缤纷的百花园中,古诗是一支引人注目的奇葩。她以丰富的意象、生动的情感、精练的语言受到孩子们的喜爱。一首首意境悠远的古诗,拨动着孩子们的心弦,孕育着他们热爱古诗文化的兴趣,陶冶着他们的性情。多年来,我一直钟情于古诗教学,发现古诗中蕴涵着无数个跳动的音符,潜藏着浓郁的音韵之美。在教学中,我巧妙地把音乐引进古诗教学,用音乐点燃学生学习古诗的激情,叩开古诗的大门,从古诗中攫取不尽的芳香。  相似文献   
42.
43.
清代文坛和官场曾出现不少山东德州籍名人,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卢见曾即是其中之一。卢氏在雍正和乾隆两朝宦海沉浮近四十年.先后在扬州两任两淮盐运使,并在学术和文坛颇有建树,深得时人称赞。沈起元称誉:“余同年卢子抱孙,山左名士,擅诗歌,通古今,抉理治事,如昆刀切至,庖丁解牛,  相似文献   
44.
明清时期竟陵方音中存在遇摄与流摄的混同现象,即部分"(e)"与"(e)u"混同.  相似文献   
45.
郑苏芳 《职业》2013,(24):100-101
诗文朗诵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地位重要,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综合素质。本文从朗诵作品的选择、诗文字词正音、诗文内容节奏解析、背景音乐配制、朗诵评价鉴赏等方面,对中职语文诗文朗诵教学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46.
中国的诗文风气自南朝渐趋靡曼而声色大开。隋代紧承南北朝,迫于形势需要在诗文风气上进行了必要的革新。首先,统治者从实用的角度入手,一方面将文章系于政教,以律令进行直接干预,同时在礼乐风气上着手改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其次,隋炀帝以实践为基础,其诗文一方面追慕汉魏古风,一方面继承六朝雅体,实现了南北诗风的融合,在革新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7.
钟艳丽 《职业》2013,(15):143-144
中国古典诗文源远流长,诗文承载的艺术精华是青少年成长必需的精神营养。学习古典诗文,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诗人高尚人格的陶冶,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有利于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8.
虞集乡里考     
乡学家学是虞集思想学问的重要来源,而家园之思更是虞集诗文作品的一大主题。文章通读细读《虞集全集》作品并钩沉其他历史文献中论及虞集乡里的有关资料,对虞集及前先人籍贯迁徙过程进行梳理,重点考察在虞集诗文中屡屡出现的会稽、雍州、仁寿、成都、吴门、长沙、崇仁等地,为进一步的虞集思想、文学、文论研究提供最基础的生平研究资料及考证依据。  相似文献   
49.
邹淑琴 《西域研究》2013,(3):116-121,156
唐诗中对西域胡姬形象的描摹丰富多彩。相比之下,汉魏六朝诗文中虽然也出现了胡姬形象,但不仅数量极少,而且她们仅仅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出现在诗文中,并不具备异域女性特有的外貌和性格特征,诗作所要表达的也往往是中原的传统道德观和汉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50.
朱熹崇正、重统、尚雅、尊古的文化心态代表了近古时代正统文人的文化心理.朱熹把理一分殊的思想贯穿到文学的领域中,引申出文道一本论.同时,又将传道之文和抒情之诗加以区别,肯定诗歌的价值多重性,提倡一种将直觉和理性相结合的体验诗学.而心性义理不同程度的渗透,则形成了朱熹诗歌的丰富层次和各类文本的独特性.文从道出的观念,又使朱熹的文风趋向平易自然,使其文章呈现出以立意为本而不尚词采的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