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3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41篇
管理学   121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64篇
人才学   35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824篇
理论方法论   105篇
综合类   3681篇
社会学   164篇
统计学   4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238篇
  2013年   237篇
  2012年   313篇
  2011年   371篇
  2010年   366篇
  2009年   346篇
  2008年   382篇
  2007年   345篇
  2006年   287篇
  2005年   243篇
  2004年   232篇
  2003年   219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作为语言精华的谚语具有鲜明的语言特色。文章从民族文化性、内容丰富性、意义潜在性、本质教育性和关系多样性等方面分析了英汉谚语的语义特点。  相似文献   
22.
语音和谐是语言和谐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三字格的惯用语在声调上具有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等八种形式,体现了语音上跌岩起伏的和谐美。在声韵配合上有双声、叠韵、叠音三种形式,在声韵有规律的搭配和组合中使声音回环往复,韵律优美,体现了语音的和谐美。  相似文献   
23.
赛缪尔·普芬道夫是17世纪德国法哲学的开创者,是近代世界范围内最杰出的自然法学思想家.普芬道夫对法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他对自然法的捍卫上,作为古典自然法学派在德国的主要代表,其著作中处处充满着自然法思想,尤其是契约论思想更是影响深远.在自然法学说方面,普芬道夫的思想联结着格老秀斯和霍布斯.与其他古典自然法思想家不同,他特别重视对义务的研究.  相似文献   
24.
以Web技术为代表的Interent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知识的传播。知识管理日益爱到各行各业的重视。知识管理也越来越倚重于Web技术。知识管理的根本是对已有的组织知识的共享与重用。采用语义记忆来存储信息有很多优点。基于XML的语义Web语言OIL ,提供了一种对于本体 (ontology)知识的描述方法。  相似文献   
25.
在Γ-半群中引入Γ-带、Γ-矩形带和Γ-半格等概念,获得了一个元的逆元集的分解定理和Γ-带的Γ-半格分解定理,它们分别类似于一般半群中逆元集的分解定理和著名的带的半格分解定理.  相似文献   
26.
弗洛姆的社会性格理论及其对文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性格”理论是弗洛姆思想理论的中心概念,本文较为系统地讨论了弗洛姆的性格研究及社会性格理论的结构层次,追索这一理论在弗洛姆全部理论中的基础作用,并结合文学艺术,探讨其对于文学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7.
语境是语义学中一个重要的范畴。以丰富的例句从以下四个方面:使语言中的多义和歧义现象获得明确的单一性;影响语义的感情色彩;语义的语体色彩及填补或丰富语言本身的意义探讨了语境对语义的作用,旨在唤起读者学会在不同的语境中择取语义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28.
文章通过对“借”各语义项的分析,总结出其语义项之间是一条意义关系递加的语义链的特点,概括了满足“借”基本认知模式的四个条件,并在这个基本认知模式的基础上,对“借”的解释义项提出了批评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9.
句法和语义必须相互结合,相互渗透,这样才能把语法研究引向深入。本文即以上古汉语为分析材料,从空间范畴意义入手,讨论上古汉语空间范畴意义的语法化方式,突出了语义在语法研究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0.
澳洲学者AnnaWierzbicka在对haveanN(v)句式的研究中,抛开形式化的探析方法,着重从语言本身的特征和以这种语言为母语的人的心态进行探究,获得了独到的见解。这不仅在实践和理论上丰富了语义研究的内容和手段,而且对英语教学也有一定的启示。文章展示了这位学者在探析中所采用的各种不同角度及其探析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