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4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42篇
管理学   121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64篇
人才学   35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824篇
理论方法论   105篇
综合类   3682篇
社会学   164篇
统计学   4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238篇
  2013年   237篇
  2012年   313篇
  2011年   371篇
  2010年   366篇
  2009年   346篇
  2008年   382篇
  2007年   345篇
  2006年   287篇
  2005年   243篇
  2004年   232篇
  2003年   219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分析了英语歧义结构的形成和语义模糊现象类型 ,并结合实例指出如何利用语境辨别歧义与语义模糊  相似文献   
42.
汉、英连词的句法功能虽然相同 ,但从语义功能来看 ,两者在关系范畴的分类上有很大差异。对汉、英连词关系范畴的比较有助于揭示两种不同的语言在体现各种语义关系时的特征  相似文献   
43.
英语教材编写应重视作格动词的一价用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作格动词指既可从施动者的视点对动作进行描写 ,也可以从行为对象的视点对动作进行描写的动词。其特点是 :同一动词既有二价用法 ,也有一价用法。我国学生比较容易掌握这种动词的二价用法 ,但对一价用法却不甚了解。因此 ,英语教材编写应重视这种用法  相似文献   
44.
本文着重讨论现代汉语能愿动词的类别。文章以能愿动词的标准和范围为切入点 ,在此基础上描写了能愿动词的类别 ,从不同角度给能愿动词划分小类 ,揭示能愿动词的内部规律。本文的研究 ,以语义为基础 ,以形式为根据 ,主要运用了词类的典型性理论 ,语义场理论解释有关的现象  相似文献   
45.
通过与普通话“造”的对比分析,本文详细描述了东北方言动词“造”的语法及语义特征。文中着重指出其在语法上的独特性:状语、补语、宾语的类型复杂;通常用于完成时态;不能用肯定否定重叠的方式表示疑问。并阐述了其在语义上的丰富性,如义项大致可分为三类,修辞效果突出及对宾语、状语、补语具有语义上的选择。  相似文献   
46.
本族语、目标语和中介语三语相交的二语习得理论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格语法中的格框架理论分析了英国国家语料库(BNC)中动词adapt, cost和survive的语言使用情况并作了较精细的统计,同时依据格框架理论分析了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CLEC)中同这三个动词相关的误用、滥用和少用现象,并进行了较精细的统计. 在此分析和统计的基础上,对Harmerly等人的中介语理论模型提出了质疑,进而提出了一个本族语、目标语和中介语三语相交的第二语言习得模型.  相似文献   
47.
语义研究问题是现代汉语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通过对汉语经典语义学以及西方现代语义学研究的历史回顾,结合汉语语言事实,对各种语义流派给予评估,希冀能找出一种适合汉语的语义学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8.
《金瓶梅》“把”字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悔》为基础,同时参阅了明、清的十几部白话小说,对《金瓶梅》的“把”字句作了多角度的观察和分忻。得出以下结论:1、“把”字句动词语义不指向“把”字宾语的反向结构在明代已发展成熟;2,“把”字句动词的发展变化促进了“把”字在意义与功能上的虚化;3、“把”字句否定式以否定词出现在“把”之后为常例;4、“把”字宾语已发展成熟,在动作未发生时,其所指并不存在的表确指的宾语已经出现.  相似文献   
49.
十九世纪末的西方尼采与二十世纪初的中国鲁迅,历史为他们找到了一个最好的结合点。尼采思想与鲁迅的文学性格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相似文献   
50.
本文本文先简述了二语词汇表征和发展模式,此模式明确展示了二语词汇习得的过程和阶段。再从实验方法上对两个实验进行了比较,试图在二语词汇表征实证研究上并且在复制研究上给研究者们以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