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90篇
  免费   171篇
  国内免费   39篇
管理学   121篇
劳动科学   13篇
民族学   209篇
人才学   150篇
丛书文集   1116篇
理论方法论   159篇
综合类   6248篇
社会学   576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275篇
  2014年   512篇
  2013年   536篇
  2012年   643篇
  2011年   741篇
  2010年   713篇
  2009年   670篇
  2008年   715篇
  2007年   580篇
  2006年   495篇
  2005年   380篇
  2004年   331篇
  2003年   244篇
  2002年   245篇
  2001年   212篇
  2000年   182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分析外语学习达到一定程度时所产生的过渡语僵化现象的分类及原因,并阐述过渡语僵化研究对外语学习的积极作用和对大学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2.
文章研究了大学英语教师在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课堂上的英汉语码转化现象,主要讨论了英语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少中文为最合适(最佳量)这一问题.数据分析显示,10%~30%的汉语使用量也许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13.
主位是语篇分析的重要概念,有单项主位、复项主位和句项主位3种类型。主位推进模式主要有效射型、延续型、集中型、交叉型。在议论文语篇中,人际主位运用较多,推进模式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114.
文章从礼貌原则的角度分析了英汉礼貌用语在称呼语、社交应酬语、日常寒暄语、谦逊与客套、委婉语等方面的语用差异,从而进一步表明礼貌用语的差异性在跨文化交际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5.
文章应用斯珀伯和威尔逊创立的关联理论,从认知和交际的视角来分析幽默者在幽默交际中的互明。认为通过音效明示、句法格式明示、语篇格式明示,能够使听者减小对幽默语言的处理努力;同时,这些明示使听者的背景知识和语境相联系,增加语境幽默效果;语境幽默效果的增加和处理努力的减少提高了幽默语言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16.
从认知语言学观点看,高校学生二语习得的过程,也是对不同文化的认知过程.因而,教师在设立课堂交际语境时,要更多地从不同的文化角度和社会层面帮助二语习得者提高他们的语言认知能力,而不单是简单的语法学习和练习过程.二语习得者在交际语境中有什么样的心理认知活动,应该怎样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7.
简要介绍副词和状语研究涉及的几个根本性问题以及在回答这些根本性问题时国外两种不同思路,即附加语假设和指示语假设;同时简要回顾早期国内对于汉语副词和状语的描述以及生成语法框架下研究副词和状语时的一些假设;提出在研究汉语副词时值得继续讨论研究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8.
中心语移位是原则与参数理论发展后期得到广泛关注的议题,它与最简方案的雏形有密切关系。中心语移位中屈折词下降现象是在两个层面中进行:首先,屈折词I下降到主动词V的位置,即屈折词下降;其次,V与先前降落的I再进行提升移位至整个IP的中心语I处。这两个层面的动因可以分别从屈折词I的强特征和空语类原则来解释。  相似文献   
119.
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大量的死亡委婉语。两种语言均以隐喻和转喻的方式来构成委婉表达,并形成相似的概念隐喻和转喻,说明两个不同语言民族在认知方式上的一致性和相似的生死观。不同之处则体现出两个民族在文化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0.
汉语社论与英语社论在语篇修辞模式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导语(Lead)部分,英语社论较多地直接切入主题,提出论点,而汉语社论却习惯于用说明形势、阐述重要性等来为主题作铺垫;在主体(Follow)部分,英语社论多呈线性发展,而汉语社论则出现更多的转与曲折现象;在结尾评价(Valuate)部分,英语社论注重用事实说话,措辞较温和,而汉语社论主观性较强,语气与措辞更具有战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