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1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33篇
管理学   124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68篇
人才学   73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144篇
理论方法论   152篇
综合类   3909篇
社会学   278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283篇
  2013年   270篇
  2012年   328篇
  2011年   430篇
  2010年   397篇
  2009年   455篇
  2008年   451篇
  2007年   396篇
  2006年   317篇
  2005年   298篇
  2004年   255篇
  2003年   251篇
  2002年   207篇
  2001年   187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21.
用三一语言学的四个世界理论,从语言世界、物理世界、心理世界、文化世界的角度解释语法,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语法与四个世界的关系,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语法现象.这是语法研究的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22.
在英语作为外语的背景下是否应该教语法至今仍争论不休,但语法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勿容置疑.导致对语法教学的消极评价的原因是教学方法的使用和课堂活动的设计与呈现不当.中国环境下的英语语法规则内化,通过长期科学、合理、有趣的教学活动设计进行语法意识培养,从学得语法逐渐向习得语法转化,是可以实现的.体验式教学理念下的语法教学,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语法体验,通过不同情景下的感知和合作互动达到成功体验的目标.  相似文献   
23.
在20世纪前50年.形式一词从传入到学界对它的运用并专论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从不成熟到成熟,虽处在启蒙救亡的大语境中,却在学理上达到了令后50年惊叹的成就,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理论资源.尤其是向培良对这一对范畴的研究,既反对题材决定论,又反对单纯追求技巧的形式主义;既赞成内容与形式的不可分,两者都不能单独存在,又在整个的艺术创造活动中研究内容向形式的动态转化过程.但后50年学界对此并没有好好继承,究其原因,除了新中国成立后在文艺界长期贯彻<讲话>精神,政治倾向压倒学理倾向之外,也和学界对这些成果有意或无意的忽视有关.  相似文献   
24.
25.
人力资源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人力资源统计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有力工具.在以人为本的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统计遇到了强大的挑战,同时也为人力资源统计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难得的时代契机.文章就人力资源统计的指标体系做了有意义的、前瞻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26.
陈钢 《人文杂志》2001,46(4):149-154
创新是人的道德本性,是个人道德完善、全面发展的基本手段.创新也是社会的善,创新中还包含了人类许多传统美德.确立创新为伦理学新范畴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它不仅丰富了伦理学的道德范畴体系,也是构建当代中国伦理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为在创新问题上变单纯的技能培训为美德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7.
喻云涛  张丽娃 《学术探索》2001,(Z1):128-130
在中国美学史上,"气"经历了由哲学范畴向美学范畴的转化."气"既是一个哲学范畴,也是一个美学范畴,中国的哲学与艺术在"气"的范畴认识里得到了高度的同一.美学元气论是中西美学的一个显著区别点.  相似文献   
28.
感性作为哲学发展史上基础性的范畴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感性范畴在费尔巴哈哲学中从认识论领域转向了本体论领域,感性本体论成为费尔巴哈批判神学和理性的支点。马克思在费尔巴哈思想的基础上,用批判的方法将感性从直观的抽象确定为实践的活动。从此,感性被纳入实践论中讨论。在实践哲学中,感性指的是现实的个人的活动,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新时代中国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的提升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感性能力,探究感性范畴的实践转向,有利于启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9.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是新形势下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在新的历史形势下,特别是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下,加强党的建设要不断开拓新局面,不断深化党的治理模式研究和实践。党内柔性治理作为以调动党组织与党员两个积极性为目标的治理模式,对于持续深化党的治理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0.
动词"给"的语法化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法化可分为词类的语法化和句法结构的语法化,从这两个层面并结合汉语史对动词"给"的语法化历程及其动因进行了考察与探讨."给"有动词、介词和助词三种词类,词汇意义不断减弱."使事物位移"(给1)演变为"允许某人做某事"(给2),在语法化历程中逐渐失去动作性,演变为"物体传递的方向、目标(介词给3、给4)",演变为"处置性、施事性标记(介词给5、给6)",演变为"强化及物性标记(助词给7)"."给"在句法结构中的位置越来越非中心化,动词"给"处于句子中心位置;介词"给"后带名词宾语后处于中心动词之前,或介词"给"位于中心动词之后;助词"给"位于中心动词之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