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680篇 |
免费 | 306篇 |
国内免费 | 99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020篇 |
劳动科学 | 37篇 |
民族学 | 536篇 |
人才学 | 590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3616篇 |
理论方法论 | 569篇 |
综合类 | 12073篇 |
社会学 | 1565篇 |
统计学 | 7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4篇 |
2023年 | 191篇 |
2022年 | 204篇 |
2021年 | 315篇 |
2020年 | 271篇 |
2019年 | 336篇 |
2018年 | 111篇 |
2017年 | 235篇 |
2016年 | 335篇 |
2015年 | 577篇 |
2014年 | 1039篇 |
2013年 | 1038篇 |
2012年 | 1251篇 |
2011年 | 1421篇 |
2010年 | 1377篇 |
2009年 | 1554篇 |
2008年 | 1629篇 |
2007年 | 1263篇 |
2006年 | 1070篇 |
2005年 | 986篇 |
2004年 | 912篇 |
2003年 | 861篇 |
2002年 | 874篇 |
2001年 | 699篇 |
2000年 | 520篇 |
1999年 | 308篇 |
1998年 | 202篇 |
1997年 | 138篇 |
1996年 | 107篇 |
1995年 | 63篇 |
1994年 | 66篇 |
1993年 | 34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991.
任萍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8,8(6)
目前,浙江省高校中都基本开设了日语专业。为打破传统的以语言为中心的日语教学模式,以国际化理念为指导,将广义的日本文化融入日语教育当中,使受教者正确认识、理解日本,由浙江树人大学东亚研究所、国际交流合作处、语言学院日本语言文化研究所共同主办的“日语教育与日本理解”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10月25日在我校召开,取得了诸多学术成果,促进了我校日语教育的对外交流,并将推动我校日语学科建设迈向更高的台阶。本刊特别刊出此次会议取得的成果及与会专家的观点,对日本语言文化研究和日语教学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2.
在不同的环境中,各种不类同的服饰以各种不同的性格并存着,表达着各种不同的服饰语言。服饰因环境、场合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涵义、不同的个性。个性表现是服饰语言的重要内容,个性内容通过服饰语言不断地发展。 相似文献
993.
孙云帆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27(4):44-47
网络文学文本是由网络传输的具有完整表达系统和富于动感性修辞特征的语言产品,体现着当下社会语言生活的重大变革。通过对网络文学文本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将网络文学文本分为电子化文学文本、文学超文本和多媒体文本三个部分。网络文学文本具有区别于传统文学文本的独特的话语方式和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994.
陈文存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6):86-91
语言学习理念对学习者的态度、行为、学习方法、途径和策略、学习效果都有较大的影响.对语言教学理念的研究是了解语言学习者和语言学习过程的重要途径.对提高语言学习和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大量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归纳了语言学习的定义、特点、范围、类型和对语言学习理念的研究方法,分析了语言学习理念能否改变的问题,对实证研究发现的不同群体的一些语言学习理念差异作了简单介绍,并提出了语言学习理念研究尚待进一步研究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95.
熊辉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1):117-121
散文诗人袁智忠凭着不倦的艺术探求而逐渐建构起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对此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是在情感内容上具有浓厚的牧歌意绪;二是在语言形式上舒放自如,三是在表达方式上以小见大,这些构成了其散文诗的美学特质,也是他的散文诗能够受到诗歌界和学术界广泛关注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996.
崔继华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82-85
汉日语都有使用拟亲属称谓的习惯,但由于两国社会制度、结构及文化习俗等因素,在使用上又有很大不同。随着时代变迁.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日本社会老龄少子化现象等问题较为突出,导致了日语的拟亲属称谓发生了较大变化,本文着重就现代社会语言环境中拟亲属称谓进行汉日语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997.
999.
1000.
波·索德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4(6):39-41
该文认为满语构词附加成分-tu很可能来源于蒙古书面语,是在满蒙书面语的相互接触和影响过程中由蒙古语借入满语的。由此,可以看出蒙古书面语对满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