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33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66篇
丛书文集   14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111篇
社会学   53篇
统计学   10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9 毫秒
151.
2007年7月,第四次参加德国林岛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的24位中国博士生回到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德科学中心(简称"中德科学中心")常务副主任陈乐生也得到一个好消息:由于年轻的中国学生在德国表现突出,大会主办方希望中国将参会人数由每年25名增加为30名,明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大会(每两年一次,通常在林岛大会后举行),中国也增加名额,从原来的每年3人参会增加为10人.  相似文献   
152.
寂寞文章     
陶方宣 《领导文萃》2007,(4):164-167
福克纳被中国先锋作家奉为鼻祖,他像康德那样一个人居住在故乡那个“邮票般小小的地方”,离群索居,从未出过远门。到了晚年,连这样封闭的地方他还嫌闹,便悄悄买下一座农庄隐居。肯尼迪当了总统后,想请著名艺术家和诺贝尔奖获得者吃饭。在我们看来这是多大的面子啊,福克纳却冷冷地拒绝了。他说:“就为吃一顿饭让我跑到白宫去啊?太远了,我走不动。”  相似文献   
153.
《金陵瞭望》2005,(2):50-50
台湾地区“立委”选举投票结束;女性闪耀2004年诺贝尔奖颁奖盛典;蒋经国夫人蒋方良病逝;几内亚“军人”枪杀两名中国船员;美国情报机构重组;庆祝澳门回归五周年大会隆重举行;常德大火损失10亿元;杨振宁翁帆喜结良缘  相似文献   
154.
《现代交际》2008,(6):25-25
上一代人从来都认为下一代是要垮掉的,现在的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科技带头人,都是当年"垮掉的一代"。——武汉大学顾海良教授认为不必把下一代想得那么消极  相似文献   
155.
群像扫描     
《华人时刊》2008,(11):31-31
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1952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在新泽西州利文斯顿长大的钱永健,获得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此前,还有一批华人获得诺贝尔奖。李政道和杨振宁是最早获诺贝尔奖的华人。1957年,李政道与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76年,丁肇中因和里克特彼  相似文献   
156.
20世纪最能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100项科技成果中没有一项是中国人的。据统计,一般一个国家立国30年后就会产生诺贝尔奖获得者,而我国建国近60年,国内却还没有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有人预言,至少还需要20年中国才可能出诺  相似文献   
157.
雷达 《决策与信息》2007,(11):72-72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晚宴被瑞典人称为最高级的聚餐。随着2007年诺贝尔奖名单的揭晓,今年的诺贝尔晚宴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58.
159.
“我可能是世界上最后一位摄影家。”当杉本博司在中国第一个摄影展开幕的时候,他这样自嘲。作为亚洲当代摄影作品最高拍卖纪录的艺术家(165万美元)、哈苏相机基金会国际摄影奖(被称为“摄影诺贝尔奖”)的获得者,65岁的日本摄影师杉本博司,以其独有的对摄影艺术的激情与敏锐,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引人关注的艺术家之一。  相似文献   
160.
日本新世纪19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中,在二战结束前出生的超过2/3;在战后接受高等教育的超过九成;在日本国内读完大学本科或专科的达到100%;在上世纪最后三十年里取得获奖奠基性成果的超过八成。以上数据较好地揭示了日本新世纪诺贝尔科学奖得主的一些群体特征。作者基于这些统计数据对日本新世纪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所处的社会环境进行考察后指出:日本新世纪出现诺贝尔科学奖"井喷"现象与战后的教育改革有关;获奖得主受到了导师精神气质的深刻影响的同时,也得益于研究开发经费的持续增长。文章最后得出以下推论:全面改良科学技术创新"土壤"似比定向培养科学技术创新"苗子"成效更大;前辈学者对科学研究的正面示范有时胜过"帽子"、"票子"和"位子"的激励。没有稳定与充裕的研究开发经费支撑很难有真正且持久的无人区自由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