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18篇
  免费   361篇
  国内免费   89篇
管理学   1968篇
劳动科学   621篇
民族学   529篇
人才学   668篇
人口学   151篇
丛书文集   4577篇
理论方法论   1066篇
综合类   9293篇
社会学   2486篇
统计学   409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240篇
  2022年   243篇
  2021年   295篇
  2020年   321篇
  2019年   249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204篇
  2016年   322篇
  2015年   858篇
  2014年   2034篇
  2013年   1200篇
  2012年   1424篇
  2011年   1740篇
  2010年   1731篇
  2009年   1566篇
  2008年   1938篇
  2007年   1335篇
  2006年   1091篇
  2005年   948篇
  2004年   781篇
  2003年   779篇
  2002年   721篇
  2001年   499篇
  2000年   369篇
  1999年   240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人的尊严与人格尊严——兼论中国宪法第38条的解释方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现行宪法文本上虽然仅有"人格尊严"这一用语及其保护条款,而缺落了可与诸多立宪国家宪法上的"人的尊严"又或"个人尊严"相提并论的基础性价值原理,但彼此之间在语义脉络上也存在着某种相通之处,尤其是与德国基本法中的那种以"人格主义"为哲学基础的"人的尊严"这一概念之间就存在着某种可互换的意义空间.正因如此,同时也基于对我国现行宪法第38条本身内部规范结构的规范分析,吾人可以对这一人格尊严条款作出一种新的、更为合理的解释,此即本文所提出的"人格尊严条款双重规范意义说".  相似文献   
992.
空巢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模型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宁波市166名空巢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对影响空巢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空巢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因素模型.结果表明外倾性、精神质,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积极应对可直接预测空巢老年人心理健康.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积极应对是影响空巢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中介变量,外倾性和神经质通过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积极应对间接预测空巢老年人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993.
王锋 《学术论坛》2008,31(2):165-168
人力资源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的实践活动现实而具体地推动着人的发展.第一,人力资源实践促进了人的主体性的发挥--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扩大了主体的自主性,促进了主体积极性、能动性的发挥,激发了主体创造性的发挥,并促使了主体意识的发展;第二,人力资源实践促进了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促进了人的智力开发、技能培养、身体素质提高及品格完善等多方位、深层次的发展;第三,人力资源实践促进了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人们在基本的生活资料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精神消费,增加了对个人发展和享受资料的消费以及加大对子女的投资力度.  相似文献   
994.
从熵和(火用)的视角论人-机-环境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工程热力学中熵和<火用>的基本概念出发,对人-机-环境关系进行了新的探索.指出<火用>是推动事物发展的直接动力,而资源与环境的差异就是<火用>.因此资源与环境是对人类同等重要的东西,前者是一些低熵物质,后者是具有接纳高熵物质的空间.人具有获取含<火用>物质的目的意识与能力,但人类在攫取自然资源的同时必须保护环境,因为环境是产生<火用>价值的前提,最理想的情况是人-机-环境和谐相处,共同进化.  相似文献   
995.
罗素的幸福观对现代人有着深刻的启迪意义.罗素在深入分析世间造成各种不幸的因素后,提出幸福的源泉所在.他从个人伦理的角度出发,指出人们的不幸大多是由于错误的伦理、心理和生活习惯造成的,其中自我沉溺、忧郁、竞争等是主要因素.而幸福源泉主要来自爱和知识,其中包括亲情、爱情、工作、情趣等等.通过对罗素幸福观的心理和伦理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获得幸福的方法有节制、外向、注重统一性等.  相似文献   
996.
梁洁 《学术论坛》2008,31(4):144-149
随着国际人权法的发展,它在武装冲突情形下已具有了可适用性,与国际人道法共同保护着冲突受难者的基本权利.然而,国际人权法毕竟主要适用于和平时期,首要目标是保护个人免遭政府专横行为的影响;区域性人权法院判决尽管在国际人权保护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往往是以本区域的人权理念为基础,所确立的人权保护标准不具有普遍适用性.这些都是在武装冲突情形下适用国际人权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7.
杨军 《学术论坛》2008,31(3):36-3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全面反映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孕育、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轨迹,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党关于旗帜问题论述不断深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高举旗帜不动摇,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过程,也是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进程.认真学习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旗帜问题的论述,对于我们今天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8.
马克思视域中的"人的生产"概念是马克思考察"人的本质"问题的必然结论.人的生产是人的本质的内在规定性和生活方式,是整个人类的社会全面生产.这种社会全面生产是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统一、人的各种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的统一、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正确认识马克思哲学意义上的"人的生产"概念形成的思想轨迹及其深层次内涵,有助于澄清一些概念上的片面的甚至错误的认识,也有助于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现.  相似文献   
999.
试论马尔库塞的科学技术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尔库塞认为,科学技术既有促进人的本质实现的一面,也有压抑人性的一面,但是科学技术在本质上是非中立的,它先验地适合于统治.技术理性的发展导致了人类理性的分裂和批判理性的泯灭,它成为发达工业社会的基础,并创造了一个特殊的"社会整体利益".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执行了意识形态的功能,成为对人的爱欲本质和批判理性双重压抑的根源,造就了"极权主义社会".要克服科学技术对人性的压抑,必须把科学技术置于理性的指导之下,建立能够实现人的本质的"新科学"、"新技术".  相似文献   
1000.
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非常重要,没有和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就不可能走远.而大力倡导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不仅给我国工业化进程和产业升级带来挑战,同时也为我国加快工业化建设和产业升级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拓展空间.本文深刻阐述了节能减排给电力、建筑、轻工、制药、机电等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