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03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2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山海经》记述的神仙、山川、物产、远国、异民无不为谶纬所继承.谶纬还对《山海经》加以补充、发展.《山海经》的物占、异貌及神奇出生等思维方式直接为谶纬所用.《山海经》图文并茂的形式对谶纬的图文并重有很大影响.《山海经》对谶纬的建构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春秋决狱》佚文评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深入分析《春秋决狱》六篇佚文,可见以经决狱之一斑。它产生于特定的历史背景,针对特殊案件而实行,强调主客观条件,创造了若干司法准则,影响了中国封建法律的基本走向,促进了法律解释学的发展。《春秋》决狱在推进法制文明进程的同时,亦存在一些弊端。  相似文献   
13.
《全宋文》所辑补的郑思肖佚文尚有遗漏,对所辑郑思肖文的分拆、改题有欠妥处,校勘颇有漏失,标点偶有错误。新发现的所谓郑思肖佚文《赠郡王》不可靠。《全宋文》所辑朱夫人《自缢遗笔》当换补。  相似文献   
14.
谶纬是汉代独特的一种文化现象。谶纬在汉代的广为流行与以董仲舒为代表的今文经学兴起有关。谶纬后被统治者有意识的加以利用,其影响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汉代谶纬治国的特点在泰山封禅中得到明显的印证。  相似文献   
15.
本文围绕中国传统政治合法性的建构以及天、君(圣人)、民等概念的来历、定义和关系,对<白虎通>中的谶纬思想进行了解析,揭示维系天、君(圣人)、民三者之间关系的纽带是以所谓"为民"为核心诉求和表达的政治道德,这样的政治道德也因此成为君权独尊下的中国传统极权政治合法性建构的关键要素,"以德治国"成为中国传统极权政治的主要特质.  相似文献   
16.
王闿运是清后期著名的经学家、文学家.当代学者马积高先牛编纂的<湘绮楼诗文集>(岳麓书社1996年版)将其诗文分卷编录,并尽可能地收录其佚文,是目前收载其诗文较全面的集子.  相似文献   
17.
从文献记载看,古代白犬书写的意义指向比较复杂,总体来看表现为两大文化功能:一是用以祈福辟邪;二是象征怪异.白犬用来祈福辟邪,主要表现在祭祀祈禳、 豢养以辟邪和进入药理几个方面;而象征怪异这一文化现象,先是经过汉代谶纬叙事的发挥而广泛流布,后又进入志怪小说的精怪叙事,在后世形成了谶纬叙事与精怪叙事并存的故事形态."见白犬必有灾咎"这一言说模式得以固定下来.  相似文献   
18.
北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杭州刻本《白氏文集》所附当时杭州详定所颁发的《白氏文集》准印牒文,是《全宋文》未收的佚文.此文有助于我们了解北宋文集出版审查的运作流程和审查内容.其中“敕命指挥毁弃淫侈浮浅俚曲秽辞”一款,对了解北宋词传播的文化生态尤具意义.此文不仅为文学传播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传播学信息,也为文体学研究北宋详定所文集出版的牒文,提供了一个现存最早的出版详定牒文的实例.  相似文献   
19.
《汉书·艺文志》著录之《虞初周说》探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虞初周说》是《汉书·艺文志》所著录的汉代小说家的代表作品。但只见于著录,未流传下来。称《周说》者,除《尚书》之《周书》和《逸周书》外,尚有唐宋人所引来历不明的所谓《周书》,而其内容或多解释性和知识性;或具传奇性和故事性之短篇。皆符合汉人对《虞初周说》的注释和方士小说的特点,故这些引文很可能就是《虞初周说》的佚文。  相似文献   
20.
由于资料的匮乏,学界关于夏济安青年时期创作活动的研究甚少。据研究发现,1937年至1943年,夏济安在上海光华大学读书、从教时期发表了数量可观的译文,这些佚文的发现对于重新认识夏济安早期创作活动至少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夏济安参与编辑《西洋文学》月刊为他以后创办《文学杂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二是夏济安早期的译作虽然大部分与文学无关,但却体现了他在翻译上的起步,这一时期的翻译实践为他后来跻身翻译界、成为著名翻译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