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01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2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谶纬是汉代重要的思想之一。从1905年到现在中国的谶纬学研究已经进行了一百年了,所以有必要对中国百年来谶纬学的研究进行一番回顾和反思,一方面使我们能够清楚地了解这百年来中国谶纬学研究的状况和取得的成就;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我们认识到谶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趋向。  相似文献   
222.
史广超 《兰州学刊》2005,(3):258-260,257
<知过轩随录>是文廷式从<永乐大典>中辑佚之作,然学人少有知其下落者.笔者经过考察得知,它存于赵铁寒所编<文廷式全集>之中.它辑录了多种地志,亦有唐宋元人之佚文,弥足宝贵.  相似文献   
223.
略论先秦两汉的阴阳五行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阳五行学说是由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融合而成的。西周以后,原始的阴阳与五行观念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社会转向封建社会的大变革、大动荡时期,阴阳思想的发展主要表现为阴阳平衡、阴阳相克、阴阳转化三大理论的形成。从西周初年箕子对原始五行学说作了某些发展后,经过300多年,至西周末年,五行家又将五行与万物构成说相联系,认为水、火、金、木、土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元素。到了战国中期《管子》一书,有关学者始将二者作了初次的融合。董仲舒是西汉的大儒,同时也是当时阴阳五行说的代表人物,他承接《易传·系辞》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并加以发展,将阴阳观念与宇宙万物、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认为二者之间有着神秘的联系。东汉以后,在阴阳五行理论的发展史上,又出现了与谶纬之说相融合的新的走向。两汉以后,阴阳五行学说又与占卜术、堪舆术相融合,其学术走向又呈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224.
鲁迅生前多次整理并抄校《嵇康集》,所留下的手稿基本上都编入《鲁迅辑校古籍手稿》第五函之中。近日笔者发现了一份鲁迅校对《嵇康集》的手稿,该文不仅没有被收入各种版本的《鲁迅全集》之中,也没有被收入《鲁迅辑校古籍手稿》之中,应当是鲁迅的佚文。此佚文当为鲁迅1926年10月—11月间在厦门大学撰《〈嵇康集〉考》时,以其在1913年校订的《嵇康集》手稿为基础而重校《嵇康集》写下的校订手稿。  相似文献   
225.
《全元文》的纂成,集中呈现出了元文的全貌。但由于本书在编纂过程中对传世文献参考不够赅备,致使一部分元文未被著录。通过一定文献的查考,可补《全元文》未收文12篇,其中已著录作者5人,未著录作者7人。同时,每篇文章后对作者生平及诗歌相关内容进行考证。  相似文献   
226.
清初著名学者、诗人查慎行撰有《补注东坡先生编年诗》,该书针对苏诗旧注作了进行了全面的订正、补充。清代宋举、邵长蘅整理翻刻宋代施元之、顾禧、施宿《注东坡先生诗》而成的《施注苏诗》,对施顾原注常有妄删,查慎行首先针对此现象,补充了施顾注的原文,并对旧注改动引文的原文以迁就作者的现象作了批评与更正。其次,查慎行在《施注苏诗》的《续补遗》二卷的基础上,又依靠宋代及明清的文献,辑得苏轼的佚诗一百二十余首,并对互见于苏轼与他人诗集中的九十首余诗歌作了考证,论证了其中大部分都不是苏轼的作品。《补注东坡先生编年诗》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227.
《北魏佚书考》是朱祖延先生积毕生心血编撰而成的一部学术专著.该书作为第一部断代辑佚著作,既具备传统优秀辑佚文献广搜博辑、部居谨严、精校详勘的特点,同时又因作者独具匠心的现代呈现而使之具有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功用,可谓“举一书而众功皆备”,为当代辑佚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范式.而书中突显出的作者深厚的学识功力和严谨的学术态度,作为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继承发扬.  相似文献   
228.
谶纬包罗繁富,是魏晋南北朝士人的必读书。它推动了赋的繁荣。谶纬的五德历史观是赋家颂扬君命天授的最有力工具。谶纬的祥瑞之象是赋家歌功颂德的最佳材料。赋家还广泛吸收借鉴了谶纬中的天文地理等丰富内容。谶纬的想象丰富、语言精美还影响到赋的奇丽之美。  相似文献   
229.
《杨文公谈苑》是杨亿在真宗朝与人闲谈时由其门人黄鉴记录下来的,由于原书已亡佚几百年,在李裕民的辑校本整理出来前,探讨利用者甚少.此后仅王河、真理的《宋代佚著辑考》与杨庆存所著的《宋代文学论稿》有所涉及.此书涉及领域十分广泛,以人事、政治、诗文居多,旁及宗教、艺术创造、典章制度等,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文献辑佚价值.  相似文献   
230.
杜甫的原集在他去世后不久就已散佚,宋代"二王"本<杜工部集>是杜甫诗文集的第一个定本.宋人在"二王"本的基础上陆续对杜诗进行拾遗补缺,共得佚诗46首.今存之<续古逸丛书>影宋本<杜工部集>与文献记载中的"二王"原刻本在诗歌数量上有抵牾不合之处,即前者较后者多收诗歌5首.宋代不同版本的杜诗集注本所收杜诗的数量不尽相同,本文对宋代各种集注本所收之杜诗进行了准确的数量统计与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