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01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2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81.
每当论及谶纬在东汉的发展,人们都知道谶纬在东汉地位崇高、影响巨大,而绝少有人注意到谶纬在东汉的禁毁.其实,东汉郑玄已开“汉时禁纬之说”的滥觞,此后唐代学者贾公彦、孔颖达都支持“汉时禁纬之说”.由于正史无载,“汉时禁纬之说”被清代阮元指斥为谬论,当下更无人对其进行证实.实际上,“汉时禁纬之说”是成立的,谶纬在东汉确实曾遭到禁毁.  相似文献   
82.
佛教传入华夏初期,为了迎合本土的心理需求和理解习惯,难免要借助在地人习知的信仰方式、观念体系、话语符码来译介和传递有关佛典、佛学、佛教的内容.魏晋南北朝时期谶纬思想及政治谶言信仰在社会的各个阶层都拥有广泛深厚的基础,故而佛教僧人热衷于通纬、作谶,其思维、撰译处处可见谶纬话语、意象、观念的渗透;而汉末以来蕴含大量谶纬内涵的本土经典的出现与流行,也有助于佛典的本土化与普及化.  相似文献   
83.
冯惟敏是明代的一位散曲大家。其散曲主要表现的是儒家用世思想和道家隐闲思想。但是在其两篇套曲的小序中明显地表现出了具有神秘色彩的谶纬思想。分析该思想的成因,主要有三:谶纬文化的传承和时代氛围的影响,具有神秘色彩的地域文化影响,个体认知的局限与内心需求的促动。正确认识冯惟敏谶纬思想的形成,有利于全面认识其思想,也有利于正确理解和把握其曲作。  相似文献   
84.
正笔者在阅读清词文献时,发现袁枚有关词学的数篇诗文,《袁枚全集》(王英志主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及各家辑佚文章似均未提及,现引录如下:《题红雪词》:"冯君善作短长吟,不在词深在意深。奇艳能惊才士胆,笑啼都入美人心。直参竹屋分妍唱,高揖梅溪定正音。白雪何如红雪好,玉箫从此夺瑶琴。"《题远春词》其一:"新声乐府唱旗亭,张绪风流鬓正青。想见月明花似雪,玉人都要卷帘听。其二:  相似文献   
85.
蜀汉经学主要受到两汉巴蜀经学和荆州学派的影响,异于郑学而义合王学,兼顾今古文经,多图谶之学,通经用世。蜀汉经学家向朗、尹默、李仁及其子李撰皆受学荆州学派领袖宋衷、司马徽,颇得荆州学派真传。受巴蜀经学的扬雄拟经和杨谯谶纬学影响,王长文有拟经之作,谯周集谶纬学大成。蜀汉经学是三国时期经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虽规模稍逊曹魏,然而成就斐然,独具特色,对蜀学与曹魏、东吴、西晋三朝经学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86.
山水志书不仅是舆地之学的第一手资料,在保存历代题咏方面,也有珍贵的文献价值。但由于其史部属性及稀见等因素,古文献研究者给予的关注尚显不足。以《中华山水志丛刊》为中心,参稽"丛刊"之外的部分山水志,把《全宋诗》《全元诗》作为研究样本,可以发现山水志书在宋元诗汇纂过程中,其对新作者及佚诗的发现、已知作者佚作的辑补等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研究者应当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87.
张纲《尚书讲义》早已亡佚,辑录诸家所引可得5万余字。张刚训诂好析字拆词,以会意说形声,强拆同义词为说。训诂重字词之义理阐发,主以阴阳思想、道家之说、刑名之学解经。在方法和思想上直承王安石。考索张纲《书》学,可以研究其思想及渊源,探究王安石《书》学之影响以及当时之社会思潮。  相似文献   
88.
元修《南丰郡志》成书于大德四年(1300),其主要纂修者为元初人李彝和刘壎。它是现知最早且出版信息最为完备的南丰志书。该志书在明清两代虽然传本稀少,但其流传仍不绝如缕,可惜今日已经亡佚。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爬梳和整理,我们基本掌握了该书的成书情况和版本流传线索,并针对该书的再辑佚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89.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中<竞建内之>之"傅鸢"实为"傅说",而郭店楚简所谓<成之闻之>里的一条<尚书>佚文"允师济德"为谁的命诰以前未有定论,经文字形体和音韵考证实为<说命>佚文,从有关传世文献的文意以及近年出土的青铜器也可以确认这一点.  相似文献   
90.
张爱玲是较早认识到美国作家亨利·大卫·梭罗及其作品价值意义的中国作家,然而她对梭罗及其诗歌的译介却一直被遗漏在国内有关梭罗的研究之外.张爱玲唯一的一篇评介梭罗的文章和对他三首诗歌的选译,展示了她对梭罗的独特见解和推介之心,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于梭罗及其作品的理解,是了解中国早期对梭罗认识和接受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