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60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32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62篇
社会学   20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31.
吴文泰 《中华魂》2010,(8):63-63
前些时候,为了纪念伟人毛泽东诞辰116周年和逝世33周年,深入认识毛泽东的伟大历史贡献,我重新翻阅了二十多年前一些中外名人、政要对毛泽东的评价,感慨良多。  相似文献   
132.
宋代蜀人张唐英以撰著<蜀祷杌>等史书而见称于当代后世,本文对关涉其生平与著作的几个重要问题做了考论,认为:张唐英确为蜀州新津人,所谓"双流人"的记载有误;其生卒年应依据其弟张商英所撰<宁魂辞>,定为1026-1068年,而不是其墓志铭所记的1029-1071年;其进士及第之年也不是其墓志铭所述的庆历三年(1043),而应是皇祐元年(1049);在其著作中,<仁宗君臣政要>在编年史巨著<续资治通鉴长编>的修纂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唐史发潜>的史论也并非如有的学者所谓的"多较庸常",而是很有独到之处,是充分显示张唐英"有史才"的佳作.  相似文献   
133.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政治清明,国家强盛,出现了治世之极的“贞观之治”。《贞观政要》为唐吴兢编撰,是记载唐太宗在位期间君臣讨论政事的政治文献。此书问世之后,唐及以后的历代都十分重视,对其推崇备至。书中记录的唐太宗治国和用人思想,这对我们当代仍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4.
唐太宗诗歌的得失在于理脱于象 ,情寡于词 ,平铺直叙 ,显而不隐 ,触景感物 ,缘情成章。他的诗学理论是以社会功利为核心的“中和”诗教观 ,作为贞观诗坛的核心人物 ,他对转变旧诗风 ,开创新诗风所起的实际作用是有限的 ,他倡导并创作的典雅富丽的宫廷诗 ,对于扫荡宫体余风 ,“以宫廷破宫体”有首倡之功  相似文献   
135.
资政要览     
《咨询与决策》2014,(8):77-78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准确把握”,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近日强调指出,党的十八大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党中央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发展是硬道理,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基础,也是国家繁荣、  相似文献   
136.
137.
佚名 《领导文萃》2012,(8):81-83
多劳多得非议少美国总统自上世纪末以来加薪几次,但不论饱受高失业率和经济不景气之苦的美国民众,还是挑剔的国会、反对党及媒体,对总统的高薪都显得较为宽容;英国近几任首相的年收入都在20万美元以上,但拿其年薪说事的人也并不算多。奥妙便在于这几位领导人都是出了名的大忙人:美国总统号称"全球最忙碌的国家领导人",任期内不但要忙于处理国内外重要政务,每年还要把大把时间用在出国访问上。由于美国是  相似文献   
138.
贞观政要》(简称《政要》)不仅对认识唐朝开元天宝时期由盛转衰的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而且对认识唐朝初年特别是唐太宗时期的历史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甚至对今天和未来的政治建设的参考意义也相当大。正确认识该书的价值、意义,要求学者能精准认识其编纂进奏的时间。谢保成先生新近著文论《政要》的进奏时间。这是《贞观政要》研究的新进展,值得学界重视。谢先生认为,《政要》的进奏时间在开元十七年七八月间或稍后。但笔者不同意这个意见。笔者认为,《政要》的进奏时间乃在开元十年十月之前。  相似文献   
139.
140.
《书刊报》(绿色版)2016年1月4日第8、第9版刊登了一篇长文《乌镇——古风醇浓江南》,其中有这样的话:“在茅盾的乡土文学作品中,乌镇给了他太多的创作源泉.从茅盾故居斜对面的‘林家铺子’到市中的茶馆‘访卢阁’,从茅家一路之隔的‘修贞观’到市河边商业街的‘汇源当铺’……都收入茅盾的笔下.”其中称“茅盾故居”为“茅家”合适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