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60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32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62篇
社会学   20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劝勉婚嫁诏》是唐太宗登基之后颁布的第一个婚姻诏令,它集中体现了唐政府对婚姻与社会发展的总体指导思想。本文认为,隋末战乱及唐初平定战争所造成的社会经济凋敝、人口锐减等是该项诏令颁布的主要社会动因。诏令的推行与实施,对于乱离之后唐代社会的稳定以及社会经济和社会风俗等方面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唐代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2.
在中国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科举制度下 ,文章关乎着封建文人们一生的荣辱兴衰甚至性命 ,可以说文章即生计。清初词人顾贞观的《金缕曲》二首 ,不仅道尽了人世的沧桑 ,更在沧桑中道尽了封建文人以文为生的三种生存状态 :凭文立身处世、以文交友自遣、靠文难以“归宁”  相似文献   
183.
184.
吕蔚 《唐都学刊》2000,16(4):48-54
本文从贞观文坛的理想入手,指出其“性情与功利兼收,文华与实用并蓄”的目标,继而在对文学创作实践的分析中找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这一差距正是政治实用性与文学审美性的矛盾,也就是南北文学之间的差异。进而揭示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以达到对文学本质的把握,并隐含着对南北文学成功整合的理想文学的设想与向往。  相似文献   
185.
吴铭 《民族论坛》2007,(5):64-64
<正>唐三藏,男,汉族,现年37岁,江苏海州人。曾任“赴西天取经工作小组”主要负责人,现任长安洪福寺方丈(正部级)。"唐三藏同志政治坚定。贞观十三年,组织上决定派人远赴西天取回真经。众所周知,西天距我国有十万八千里之遥,道路交通极为不便,必经之地多险山恶水,狼虫虎豹数不胜数,妖魔鬼怪不计其数,赴西天取经可谓任重而道远。组织上曾考察多名人选,皆难当此重任。这时,唐三藏同志挺身而出,将这副重担勇敢地挑在了肩上。唐三藏同志说得好:“我不上西天,谁上西天?!”在漫长而艰辛的取经生涯中,他始终牢记组织重托,在困  相似文献   
186.
陈丛兰 《理论界》2012,(4):137-140
贞观政要》是唐史官吴兢编撰的一部政治性论著,其理论、实践价值见诸于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和伦理学等各个领域。问世以来,学界对其政治伦理思想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其他领域的伦理研究尚待独立和起步。而目前的研究成果也存在内容与方法等方面的局限性。这必可肇始《贞观政要》伦理思想研究的新高潮。  相似文献   
187.
张强 《船山学刊》2011,(2):59-62
贞观政要》蕴藏了非常丰富的领导智慧,主要表现在领导者的“四要”上,即领导者要树立民本、忧惠、变革和互动四种意识,要培养诚信、勤奋、谦虚和谨慎四种品质,要借鉴学习简约、沉静、宽慈和务实四种领导风格。要善务识人用人、求谏纳谏、科学决策和以身作则四种领导行为。  相似文献   
188.
189.
高娓娓 《可乐》2010,(6):12-12
国家元首的保卫被分为A、B、C、D四级,保卫级别不是根据国家大小来分。伊拉克、伊朗、阿富汗、以色列这些国家,领土不大,国家元首来美却属于A级保护。中国领导人来美也是A级保护。  相似文献   
190.
战后,德日两国政要对侵略历史的态度迥然不同:一个对侵略战争性质和战争罪行坦率承认、真诚反省,一个遮遮掩掩、图谋翻案;一个编撰合格的历史教科书对下一代进行正确的战争史观教育,一个篡改历史教科书不让下一代了解历史真相;一个主动向受害国、受害民族支付巨额战争赔款,一个百般抵赖、拒不赔偿。究其原因,主要由两国的文化思想底蕴不同、两国的宗教信仰不同、两国的侵略战争历史和两国政要的个人经历不同、两国反省战争的群众基础不同、盟国对两国的战后处理和受害国对两国的态度不同、战后两国的政权基础不同、战后两国所处的地缘政治环境不同等七个方面的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