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5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52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对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进行了比较分析,结合收入费用观和资产负债观的历史变迁,指出在新的环境下采用资产负债观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2.
银行流动性管理中外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银行是低资本运作的特殊企业,其负债的不确定性和硬性约束要求银行资产具有较强的流动性,流动性管理也就成为银行经营管理的首要任务和核心目标。本文在对流动性管理内涵分析基础上,对中外银行流动性管理现状进行详细的比较研究,得出流动性管理在我国仍处于缺位状态的结论,从而为实施有效的流动性管理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3.
文章从银行现行资金管理体制、资金配置的不足分析,指出银行在资金营运体制、资产负债比例及内部利率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有关问题提出针对性措施,力求能促进我国目前银行资金管理模式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4.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已转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进行整体配套改革。为此,一要调整企业资产负债结构;二要建立企业分离社会职能机制,以减轻企业办社会的负担;三要建立企业富余人员分流机制;四要增强企业自我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25.
合理的资产负债结构,可以有效降低企业面临的经营与财务风险,提高资产运行效率,增加企业收益。通过对比理想的资产负债结构和上证50公司的现实情况,可以发现二者之间的差距及成因,找到优化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的途径,以及调整和修正理想的资产负债结构的依据。  相似文献   
26.
优良资产担保债券是资产证券化金融商品之一,拥有两百多年的发行历史,即使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也表现出良好的业绩。在专门的信用评级框架下,优良资产担保债券已成为能够以较低利率成本筹集较长期限资金的主要手段。2013年秋季中国国务院办公厅提出了"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中国政府和金融主管部门相继推出了各项政策法规,这标志着中国资产证券化进程的重启。在此背景下,借鉴优良资产担保债券的制度安排和评级思路,无疑将进一步丰富我们的选择,有助于中国资产证券化道路的探索。  相似文献   
27.
高等院校适度负债经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高校负债经营有其相应的社会背景和依据 ,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是主要原因。但高校整体负债水平较低 ,高等院校负债经营要坚持资产效益原则 ,内部约束原则和适度负债原则 ,并通过适度负债经营 ,促进高校经营机制的转变  相似文献   
28.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目标众多,很多目标还存在冲突、矛盾。文章将多目标规划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相结合,构建基于多目标规划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型,希望能够同时实现资本充足率目标、利润目标和风险资产目标。模型的求解结果表明,多目标规划模型能能够同时实现多个资产负债管理目标。而且,最优解与目标函数的优先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9.
通过以沪深两市2009-2011年年度财务报告数据为样本,对上市公司其他综合收益列报与披露效果进行考察发现,三年来,上市公司"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列报的金额呈逐年下降趋势;各年均存在着报表间数据勾稽关系错误、漏填或错报"综合收益总额"项目的金额、未在附注中充分披露其他综合收益具体项目内容等技术层面上的问题;同时,发生混淆其他综合收益和权益性交易事项的问题较为普遍。在财务报表中引入综合收益指标,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分析企业的全面收益情况。其他综合收益未来在我国的会计实践中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30.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与计量直接关系到所得税费用的金额,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净利润和净资产。我国颁布的所得税会计准则对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没有提出严格的限制条件,只是规定企业在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时,要考虑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的可能性。这将主要取决于企业管理层的主观判断,极有可能成为企业操纵利润的工具。因此,准则应该细化判断企业未来应纳税所得额的条件并要求企业及时披露该信息,同时还应加强对递延所得税资产审计的指导,制定有利于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实现可能性的具体审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