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22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223篇
理论方法论   26篇
综合类   328篇
社会学   30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1.
100年前爆发的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次革命所具有的划时代历史意义,多年来已为学术界所高度评价,也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有了准确的历史定位,即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胡锦涛主席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这是对辛亥革命的一个新的评价。我在这里仅就辛亥革命的当代意义简要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2.
窦梓绮 《学术界》2023,(12):23-30
黑格尔将市民社会确定为资产阶级社会,青年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理解受到黑格尔的影响,通过否定黑格尔的国家方案将现代社会的症结进一步锁定在市民社会之中。随着市民社会批判的深入,马克思实现了对黑格尔的超越:第一,揭示了黑格尔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不彻底性并清算了其资产阶级的立场;第二,通过广义市民社会概念创立了以生产关系为中心的现代社会理论。重新检视这一思想历程,对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3.
20世纪60年代,法国资产阶级研究的社会史范式在拉布鲁斯的引导下确立.这一范式广泛挖掘新史料并大量应用计量方法,深入考察了19世纪法国资产阶级的经济活动、生活条件和社会地位.但是,该范式因重视经济活动、轻视文化和心态等因素而遭到批评.20世纪80年代以来,法国资产阶级研究发生了从社会史到文化史的转变,资产阶级认同成为了广受关注的主题.耐人寻味的是,在一些研究者从日常文化实践的方方面面中寻找资产阶级认同的有力证据时,美国学者莎拉·马萨却论证了法国资产阶级认同缺失的问题.关于资产阶级研究的不同路径实际上体现了史学家对于社会阶级的不同理解.本文主张形成关于阶级的综合认识,以使不同研究范式的融合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14.
谭培文 《创新》2014,8(6):5-12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国化作为一个具有特殊内涵的命题是自20世纪90年代逐步形成的,但这并不意味在此之前不存在我国资产阶级关于人学思想中国化的思想和尝试。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人学思想中国化的探索,其旨趣就体现为把西方人道主义思想与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资产阶级人学思想中国化的探索过程可以具体区分为西方人道主义思想的早期宣传、传播,批评、过滤与改造的过程。孙中山以"民生"为本阐述的民主政治、反对自私自利,提倡天下为公的思想,丰富了以人为本的内涵,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其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5.
田改伟 《中华魂》2012,(9):15-17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人极力宣传所谓"普世价值",认为西方的民主、自由具有普世性,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思想上的混乱。为迎接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有必要进一步剖析"普世  相似文献   
116.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对分配进行了精辟的分析,形成了其独特而深刻的分配正义理论。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是在批判“资产阶级权利”的过程中构建起来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产阶级权利”存在的根本原因。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按劳分配中仍然存在“资产阶级权利”,只有到了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实施按需分配,才能够真正超越“资产阶级权利”。马克思的分配正义理论揭示了分配由生产决定的重要观点,主张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而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可以为大数据时代中国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17.
1905年9月12日出生于一个华侨后裔、清末举人又受到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影响的富庶之家.父亲雷子昌,母亲李佩芝.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为声援北京  相似文献   
118.
林东城作为泰州学派重要一员,其学行在继承发挥心斋、龙溪之学的同时,亦体现出自己的倾向性变化,愈益重视工夫,对现成良知表现出相当程度的批评。由于他身份地位的改变,逐渐背离了泰州学派平民儒学的主脉,成为泰州学派分化的代表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119.
正出版社的朋友让我给海尔布伦的《资本主义的本质和逻辑》(中译本)写个序,谈一谈书稿本身的内容,以及对这本书的评价、相关研究问题等等。在本书的第一章,作者提出要探讨的不是资本主义会发生什么,而是资本主义是什么的问题。这让我想起来近来一些议论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到底说了什么的观点。俄罗斯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亚历山大·韦贝尔认为,马克思几乎未提"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一词是在20世纪初维尔纳·桑巴特的《现代资本主义》一书出现之后才开始流行的。俄国人不是第一次提出类似的问题。尼·米海洛夫斯基就曾质问,马克思  相似文献   
120.
中原士绅王锡彤是河南近代史上乃至中国近代经济史上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伴随着近代社会的变迁,他由士而商,由商而士,由士复商,成为兼有趋新色彩的“学商”、“绅商”或者“职商”.武昌起义后,全国各省纷纷宣布独立,而河南却上演了“请愿共和不独立”的闹剧.文章试图追踪王锡彤的人生历程,考察其在辛亥革命时期,作为地方名流是如何参与并提出“请愿共和不独立”的方案,并作出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