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22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223篇
理论方法论   26篇
综合类   328篇
社会学   30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61.
周新城 《中华魂》2008,(11):48-51
来信《中华魂》编辑部:近来,有一个词语使用的频率很高,这就是"普世价值"。有些人说,民主、自由、人权、公平、正义、平等、博爱等是"普世价值",在这些"普世价值"面前没有必要区分姓"社"姓"资",中国不应强调特殊性而自外于这些普世价值。这些说法对吗?究竟有没有"普世价值"?我们应当怎样看待  相似文献   
62.
中国近代社团文化缘起于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为了救亡图存,提出了"合群救国"、"合力求知"的思想主张,并得到了进步的士绅阶层的响应.因此,在维新派的号召和组织下,从京师到各地,进步的士绅组织起来了数十个学会,封建传统的"君子不党"的藩篱因此而崩溃了.维新派开创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集会结社的先河,开辟了中国近代文化的新领域--社团文化.  相似文献   
63.
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宋教仁对资产阶级宪政理论有独到深刻的研究,本文以宋教仁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为核心,对其独特的宪政思想体系作了探讨。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家,宋教仁在理论上较为成熟,不可否认他的宪政思想对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着积极的影响,但是他在实践中却很嫩弱,忽视中国的国情而终于失败。而这正证明了一条真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64.
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民主主义者和爱国主义者,他的革命的一生是始终同祖国的统一大业紧密联系的.为谋求国家的统一,建立一个独立富强的新中国,他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艰苦的斗争,留下了宝贵的政治遗产.21世纪是中华民族崛起的世纪,祖国统一是历史潮流,因而,孙中山"统一中国"的理念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5.
宋元之际,黄道婆通过海洋平安地来往于海南与江南间,对这一现象的较合理的解释是人口买卖的结果。明代以来,她被官民推上庙宇祭祀的神坛,完全是江南籍士大夫因应当地商品经济发展及维护"女织"形象而刻意制造的结果,并由此强化了黄道婆是上海人的历史形象。其实,黄道婆的籍贯也不排除是海南人的可能。  相似文献   
66.
恩格斯在《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中运用历史唯物主义阐释了德国1848年革命的基本问题,复杂的资产阶级形象在其中得到深刻揭露。资产阶级矛盾的阶级品质、双面的阶级性格、逐利的阶级本质和狭隘的阶级眼光使其在历史地位上具有进步性和局限性,在革命意愿上具有斗争性和妥协性,在革命立场上具有投机性和孤立性,在革命策略上具有被动性和盲目性,也就不可能带领人民获得解放。对资产阶级形象的把握可以深化对当下意识形态领域诸多问题的认识,要坚持和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立场,巩固和发展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相似文献   
67.
《共产党宣言》从社会历史角度展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鲜明的阶级特点和独特的发展轨迹,厘清了阶级整体为开展无产阶级革命斗争起到的作用。但要细究阶级推动历史进步的动力,就要从构成阶级整体的个体入手,抽象出阶级中大多数人的共同特点,为研究阶级特点和发展历程的行为选择提供一条崭新的道路。站在心理学的角度,以全新视角看待阶级中的人和阶级的选择,有利于认清阶级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68.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内蕴于马克思《共产党宣言》中的生活政治的微观视角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拥有了呼之欲出的契机。因为使"一切东西都烟消云散"的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现代人似曾相识;从挑战着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存在的合理性的无产阶级的生活方式的无奈与生机中,现代人仿佛可以听到某种源自自我生命深处的哀叹与抗争;至于对未来的生活方式的愿景,则又何尝不是承载着现代人深深的渴望?因此,在现代性所代表的宏大叙事遭到批判和解构的现代社会,《共产党宣言》仍然能够以其丰富的内涵发出自己精彩的回声。  相似文献   
69.
银翠莲 《阴山学刊》2006,19(1):91-9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长期发展,导致新的资产阶级的产生。由于对生产资料关系的不同和经济利益上的矛盾,工人阶级和新的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其矛盾有着特殊的性质,即属于人民内部的非对抗性矛盾。对于这种新的矛盾我们应当给予高度的重视,以避免矛盾性质的转化。政府只有高度重视并能正确地解决这一矛盾,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0.
论宋教仁的国家结构观和地方制度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继才 《船山学刊》2003,(3):40-42,60
自武昌起义至被刺身亡,宋教仁的国家结构观和地方制度观经历了二次转变。1911年10月至1911年12月,宋教仁主张建立联邦制国家结构,1912年1月至8月,宋教仁改变立场,主张采用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实行中央集权,1912年8月至1913年3月,则又逐渐趋向于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和地方分权。宋教仁每次转变,都有复杂的背景和深刻的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