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23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174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263篇
社会学   27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对胡“好政府主义”思想进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客观、公正的剖析、重点分析了以胡适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提出“好政府主义”政治主张的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好政府主义”被付诸实践的基本史实,肯定了这一主张在反对北洋军阀封建专制统治,反对当时流行的无政府主义,提倡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民主共和思想等方面的积极意义,论述了他们不愿意发动人民群众,不从根本上推翻封建专利制度的改良主义本质,指出了“好政府主义”思想破产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42.
2006年第5期《读书》杂志发表了旷新年先生的《“当代文学”的建构和崩溃》一文,在学术界引起了较大反响。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的博士生们围绕旷新年先生的文章所论及的问题以及文章中所透露出来的学术价值观念分别从学术史、思想史、文化史等视角进行了批评与反思,本刊特选发其中4篇以飨读者,以期引起更为广泛、深入的讨论与争鸣。  相似文献   
143.
张吉明 《中华魂》2011,(1):47-50
资本主义民主,是指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权力的一种国家制度,它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基础上的,是受资本的多少和财产的多寡支配和决定的。占有较多经济资源和财富的资产阶级,通过各种途径掌握国家权力,以保护和扩大自己的经济  相似文献   
144.
1911年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影响极其深远。谨以此文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年。  相似文献   
145.
卢毅 《领导文萃》2011,(Z2):40-44
一1919年七八月间,刚刚经历五四运动洗礼的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发表《民众的大联合》一文,其中写道:"辛亥革命,似乎是一种民众的联合,其实不然。幸(辛)亥革命,乃留学生的发踪指示,哥老会的摇旗唤呐,新军和巡防营一些丘八的张弩拔剑所  相似文献   
146.
李慎明 《中华魂》2014,(13):57-62
第四集外交"新思维"与"和平演变" 美国中央情报局前雇员彼得·施瓦茨在一本著作中写道:"谈论苏联崩溃而不知道美国秘密战略的作用,就像调查一件突然神秘死亡的案子而不考虑谋杀、死亡事件是否存在着特殊反常和预谋一样。"~①在"和平演变"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西方世界首先是利用大众传媒宣传资产阶级价值观,诋毁和丑化苏联社会主义,削弱和对抗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47.
袁世凯被罢事件发生后,列强政府、清廷朝野、海外流亡党人对此反应强烈,其不同态度和立场在各自报纸媒体上得到鲜明的反映。英、美政府对袁世凯被罢深感惋惜和忧虑,与此同调,英、美报界力挺袁世凯。日本政府乐见袁世凯被罢,日本报界对袁世凯不遗余力地进行攻击。英美和日本报纸媒体对罢袁事件的不同舆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在华利益的矛盾和冲突。中国国内朝野内外各派政治势力和海外流亡党人不失时机地利用这一事件宣传各自的政治主张。立宪派有些报纸赞赏载沣的罢袁行动,也有的为袁世凯鸣冤叫屈。康有为、梁启超一派紧紧抓住袁世凯被罢的天赐良机,大造反袁舆论,必欲置袁死地而后快,以彻底扫除其政治道路上的最大障碍。革命派借机宣传革命排满的政治主张。  相似文献   
148.
辛亥革命作为一场从根本上改变数千年王朝中国运行轨迹的社会革命,其最突出的特点在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特性,这一革命最直接的成果在于推翻了清王朝中央政权和二千余年的封建皇权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革命派为了充分动员社会力量推翻强大的封建势力,利用漫长封建国家历史中存在着诸多差异性文化群体的状况,  相似文献   
149.
《南方论刊》2011,(10):I0035-I0037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二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法令,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对推动亚洲各国民族解放斗争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0.
1968年10月13日,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在北京举行。按规定,全会应出席中央委员87人、候补中央委员98人。但实到中央委员40人,候补中央委员19人,不足应到会人员半数。恰恰是这个不足应到会人员半数的全会,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政治生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