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23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174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263篇
社会学   27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91.
李淑梅 《社会科学》2008,3(2):134-140
马克思把施蒂纳哲学作为黑格尔之后德国哲学的标本来批判,这对于马克思实现哲学的变革具有关键性的意义.作为施蒂纳哲学"出发点和返回点"的现实的、有形体的个人,实为"理想的"、利己主义的人.马克思理解的现实的个人是从事现实的感性物质劳动的人,是同自然和他人处于现实联系中的人,是受到现实的异己的经验条件制约的人.马克思从这样的个人出发,创立了唯物史观这门历史的科学,成为真正批判的世界观.施蒂纳构想的利己主义者的联合体把人与人的关系归结为功功关系,马克思通过考察功利论演化的历史,说明在不同的国家、在资产阶级发展的不同时期,功利论的表现方式和社会作用不尽相同.施蒂纳抽掉了功利论中的经济关系和公益内容,是"冲淡了的功利论",是小资产者的幻想.  相似文献   
192.
民国时期上海帮会经历了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学术界对于这一时期的上海帮会研究阐述了其演变与特点;分析了其与共产党、工人运动、国民党、资产阶级问之复杂关系;并对"帮会三大亨"进行了述评.考察学术界近二十年来民国上海帮会的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深化民国史乃至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上海帮会的研究尽管取得不少成果,但还存在不足之处,表现在帮会史料急需整理、理论分析有待提高、研究成果尚须继续深化.  相似文献   
193.
在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发展史上,曾经有过洋务派同顽固派之争,改良派同洋务派同顽固派之争,以及革命派同保皇派之争,每一次论争使西学的传播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三次大的论争中,可以看出中国人在艰辛地走着学习西方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4.
清末留日学生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先导作用,主要表现为出版进步书刊,鼓吹民族民主革命,为辛亥革命作了舆论准备;结合拒俄运动实践,深化反清革命意识,初步传播了一些社会主义学说,在某种意义上也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一些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95.
辛亥革命时期女性报刊的舆论宣传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辛亥革命时期出版了大量的报刊,据有关方面统计,辛亥革命前后(1898~1917年)出版的各类报刊约千余种。这其中包括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的刊物,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学、历史、教育、科技等诸多方面。这些报刊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女性报刊。这为我们研究这一时期的思想史、文化史、妇女运动史及报刊史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史料。本文拟对这一期间女性报刊进行研究,探寻它的起源、特点及意义。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我国广大妇女在封建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的压迫统治下,成了任人宰割、玩弄、摧残的对象,一直生活在社会最…  相似文献   
196.
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团结和争取的对象,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十分复杂又极其重要的问题。从中共成立到北伐战争前夕,早期共产党人为此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初步形成了关于民族资产阶级的理论、方针和政策。  相似文献   
197.
198.
在文学艺术路线筑起抵御和平演变的钢铁长城。  相似文献   
199.
陈家鼎 《船山学刊》1995,(2):137-147
明清之际,中国封建社会已进入垂死阶段。此时,社会经济结构虽无巨变,新的经济关系尚处于萌而未发状态,但政治领域中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明王朝的倾覆和清兵入关,宛如天崩地裂。在激烈复杂的社会诸矛盾中,愈演愈烈的民族矛盾,一跃而为社会主要矛盾,贯彻于明代始终的阶级矛盾,渐次退居从属的地位,成为社会次要矛盾。爱国思想家们,在如火如荼的反清斗争中,深感要挽救民族存亡,寻找民族复兴之路,必须建立反对民族专制统治的理论体系。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唐甄、吕留良、颜元。  相似文献   
200.
2 0世纪初 ,列宁揭露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驳斥帝国主义者的歪理邪说 ,声援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辛亥革命以后 ,列宁高度评价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 ,认为他们是战斗的、彻底的民主派的资产阶级 ,不愧为 18世纪末法国的伟大宣传家和伟大革命家的同志 ,他们的纲领充满了战斗的、真诚的民主主义。列宁充分肯定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 ,认为它已融入世界革命的潮流 ,对于世界社会主义的胜利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