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8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149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20篇
人才学   2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032篇
理论方法论   214篇
综合类   1277篇
社会学   113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220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舍勒在《资本主义的未来》一书中,以一个西 方学者的眼光就“ 资本主义向何处去”的问题,阐明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舍勒的观点有其合理处,但也有明显 的缺陷,这就要求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客观公正地加以认识。  相似文献   
102.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 8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提出要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在价值创造问题上,历来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劳动创造价值,二是“要素”或“资源”创造价值。这是处于经济矛盾中对立双方不同的视角所决定的。前者体现的是劳动者的利益和意识,后者体现的是非劳动的统治者的利益和意识。   值得探讨的是被“要素价值论”或“资源价值论”纳入其中,并与劳动相分别的经营管理和技术,它们实则都是劳动的内容,而非劳动之外的独立“要素”或“资源”。   在现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家…  相似文献   
103.
以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观点进行分析,资本积累的本性,绝不允许劳动剥削程度的任何降低或劳动价格的任何提高危及资本主义关系的不断再生产和它的规模不断扩大的再生产。只要资本主义存在,就不会改变工人阶级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4.
樊端成 《天府新论》2008,3(2):135-138
为解决农民问题,实现天下"太平",太平天国提出了自己的经济政策主张.由于一些经济政策主张是错误的,直接违背农民的利益,而另一些经济政策主张又未能实施,农民问题依然.但是,太平天国平分土地的主张否定封建地主所有制,有利于农民摆脱封建剥削和资本主义萌芽成长.同时,太平天国主张发展工商业和交通运输业,有利于"跳出"农业解决农民问题.  相似文献   
105.
钟哲明 《中华魂》2008,(3):18-20
160年前横空出世的《共产党宣言》,阐明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和斗争道路后,对未来社会作了言简意深的预测:"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894  相似文献   
106.
俄罗斯有着深厚的弥赛亚传统,苏共深受其影响。这一传统使苏共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成就与不足,不能客观地评价资本主义,不利于进行及时成功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7.
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是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名作。本文旨在分析该书所展现的读史视角,以拓宽我们的视野,了解西方文化背景下的读史逻辑。  相似文献   
108.
张凯 《人才开发》2007,(8):13-15
当前世界各国均认识到人才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特别是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们对于人才的开发与使用均置于重要的国家战略层面。了解、把握世界范围内人才教育、培训的发展趋势,对于我们丰富以中国文化为主体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符合中国实际的人才制度模式、开辟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强国道路,是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向的。  相似文献   
109.
毛泽东对中国资本主义及资产阶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不同的阶段对中国资本主义及资产阶级认识的态度是不同的,对资本主义经济采取不同的政策,给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带来不同的影响。对今天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历史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0.
我国改革从农村开始。农民们说:“摸摸肚子圆了,摸摸脑袋糊涂了。”到城市改革,“是姓社、还是姓资”便成为普遍的问题。在这背后,几个根本性的问题,一直困惑着人们的思想,以致几度引起风波。这些问题是:怎样看资本主义,怎样看社会主义,怎样看中国选择的道路。现在,20世纪已经过去。我们应该在总结人类过去百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这些根本问题求得比较明确的认识,这样才能更自觉地去面向新的世纪。 怎样看待资本主义 首先要正本清源。看看马克思、列宁、毛泽东是怎样说的。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资产阶级在历史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