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49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111篇
管理学   181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104篇
人才学   12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085篇
理论方法论   467篇
综合类   7189篇
社会学   669篇
统计学   19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78篇
  2019年   156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72篇
  2015年   280篇
  2014年   620篇
  2013年   569篇
  2012年   639篇
  2011年   863篇
  2010年   937篇
  2009年   862篇
  2008年   996篇
  2007年   750篇
  2006年   664篇
  2005年   694篇
  2004年   665篇
  2003年   501篇
  2002年   425篇
  2001年   411篇
  2000年   339篇
  1999年   179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余华曾以冷漠叙事闻名文坛,90年代以来他一反原来对世界和人生的悲观消极看法,温情观照人世间的一切,音乐是其风格转变的重要契机音乐给予他爱,从而影响了他的文学观念;音乐激发了创作灵感,余华找到了独特的出场路径;音乐影响了他感知世界的方式,从而导致其作品叙事风格由冷漠向温情的转变.  相似文献   
992.
精神分析学说与施蛰存的小说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伟文 《学术探索》2005,(4):132-136
由于与精神分析学有着奇妙的内在心灵契合,施蛰存对该学说情有独钟并大胆地用它来独辟文学创作“新的路径”。施氏对精神分析的接纳主要表现在:用潜意识理论探索人的复杂内心世界、用人格层次说进行二重人格的塑造、用爱欲与文明说阐释了人与文明的悲剧性对立。施氏的这一探索赋予了他的小说鲜明的现代性品格,具有开风气的重要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993.
本文着重从四个层面对萧红的乡土小说进行了考察分析,认为萧红的价值不仅在于她是东北农民生活最早最前卫的代言人,而且在于她为人们提供了重新审视人类生存状态的真实图景,她以自己的思考与追求时刻启迪着人们应该不断地对人类自身生命活动进行审视与批判,并永远向更美好的人生境界攀登。  相似文献   
994.
“文革”时期小说的创作队伍有三类:一是在“文革”前已创作出有影响作品而又被允许继续创作的,二是在“文革”前有习作练习或发表的;三是从未写过作品的。这样的创作队伍构成,反映了当时对“十七年”文艺的否定和现实政治的需要。与此相关,“处女作现象”和新时期一些有成就的作家在“文革”中开始起步,成为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5.
叶君 《云梦学刊》2003,24(4):127-128
几年前,王又平先生的课程讲稿《世纪性的跨越———近二十年小说创作潮流研究》便在学生和师友间流传,得到一致认可。在讲稿的基础上,著者进一步修订、补充成为《新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一书,近期已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著者是“文革”后较早进入文艺学专业领域的资深学者,且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的教学和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撰写工作。良好的中西方文学理论的专业修养和从深入的教学和编写实践中所获取的心得,以及他那让人难以置信的认真而踏实的作风,都融注在这部五十万字的著作中。它的扎实与厚重是著者多年心血和智…  相似文献   
996.
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具有丰富深厚的内涵,显示了作者精神结构中“启蒙自我”和“反思自我”相互纠缠互诘的特征,作者通过小说的叙事对人物形象内涵进行整合,将两种因素有机的融合,从而使小说的人物形象又呈现出非常明晰的启蒙指向。  相似文献   
997.
文艺心理学特别强调作品语言对作家审美情调的传达。照西方的话语理论说,这种作品语言就是一种传达了作家主体意向的内涵丰富的话语。对王朔小说的话语传达的深入研究则是理解其主体意向的关键。本文从破坏传统意识形态、颠覆传统规范和秩序、亵渎传统文化三个方面来剖析其小说话语的传达内涵,并就王朔与其小说人物的客观认同来进一步印证其解构传统的主体意向。  相似文献   
998.
明末士人好议时政之风导致党争激烈,时局更加动荡,为时事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增强了作者的创作勇气,强化了作者创作意图的政治意识;扩大了时事小说的读者群体;甚至出现了直接为政治斗争服务的时事小说作品。  相似文献   
999.
刘以鬯的实验小说在香港文学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 ,其锐意创新精神及其相关文本亦令人耳目一新。从空间形式角度 (主要从外在空间和心理空间 )探析此类小说 ,我们不难发现刘氏在实验小说理论及实践方面的独特性和超越性。也恰是从此角度我们隐然可见其叙事策略与香港性的契合  相似文献   
1000.
无论在思想蕴涵上还是在艺术特征方面 ,废名小说都对小说现代化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他的小说表面上看似刻意追求一种安于自然 ,幽寂闲适和宁静淡远的乡土田园世界 ,内部却深蕴一种对现实苦难、命运无奈的悲凉情怀。具有传统文人气质的废名对现实人生的关注有着自己独特的体认方式。他的小说文本在意境营造 ,语言的创新变异 ,叙事结构的策略化等方面 ,至今仍能给小说创作以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