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6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25篇
管理学   147篇
劳动科学   20篇
民族学   64篇
人才学   78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750篇
理论方法论   186篇
综合类   1960篇
社会学   987篇
统计学   20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289篇
  2013年   315篇
  2012年   404篇
  2011年   384篇
  2010年   418篇
  2009年   320篇
  2008年   467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概念隐喻的构建是以身体体验和日常生活经验为基础的。文章以"喜悦"的隐喻表达作为研究对象,以经验主义认知观作为理论基础,分析了概念映射系统"喜悦是物体"的体验基础,从而解释了英汉情感隐喻产生共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992.
谢湘在2008年4月7日《中国青年报》撰文指出:国家助学是一项意义深远的青年政策。首先,这个政策与青年这个年龄段的人群有极大的关系。青年,是人的一生中身体发育最快,学习时间最集中的重要阶段。时光不能倒流,这个成长发育期一旦错过,就很难弥补。国家助学政策,能够为那些处于生命发育成长期的青年保证营养的基本需求,保障学业的顺利完成,就等于在最大程度上帮助他们解除了因家庭经济贫困带来的后顾之忧,他们的精神面貌也因此得到了很大改变。这项政策与青年的未来发展密切相关。有人把国家资助困难学生的政策仅仅看作是一种“扶弱”政策,这显然是不够全面的。  相似文献   
993.
我喜爱阅读。每次阅读,我就像走进了一个个奇妙的世界,文中的美景让我向往,文中的伟人让我敬佩,文中的故事让我感动……阅读让我拓展了课外知识,提高了辨别是非的能力,使我感受到知识的力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994.
歌唱感觉体验对歌唱艺术活动的重要价值,在于它能够直接、间接地作用于歌唱者和欣赏者的歌唱心理,进而影响和制约人的歌唱艺术审美创造。但由于人的肌体感官在感知途径和感觉功能上的差异,造成了歌唱感觉及其体验的诸多差别,从而导致其对歌唱心理的不同影响,因此正确地认识和区分不同歌唱感觉类型及其对歌唱心理作用的关系便具有了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5.
有一个探险家,只身到南美的丛林中,找寻古印加帝国文明的遗迹。他雇用了一群当地的土著作为向导及挑夫,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朝着丛林的深处前去;  相似文献   
996.
音乐欣赏的心理感知是主体欣赏音乐时的初级的感性的心理活动,它包括感觉和知觉两个心理环节。心理感知是欣赏音乐的基础,没有感知便没有音乐欣赏。要提高人们的音乐感知能力,一是使之掌握必须的音乐知识,二是经常参加音乐活动,特别是音乐欣赏活动以锻炼音乐感知力。  相似文献   
997.
春天的心     
王蒙 《华夏少年》2007,(3):56-57
春天的心活在春天的人的身体里。 春天的心是活跃的,生气蓬勃的,充满了活着的力量。春天使人爱生活:看呀,桃花的骨朵,柳枝的嫩芽,牛毛似的小雨帘子般地挂着,一切多美。生活本身是可爱的呀。听呀,池水的潺潺像低唱一首甜蜜的恋歌,晨鸟的啾啾像喁喁的情话,远处的孩子们唱了:“青草生,花儿红,斜织细雨里,老牛驮着牧童……”  相似文献   
998.
郑岳涛 《老年人》2007,(9):14-14
有媒体报道:近5年来,中国科学院与北京大学去世的135名学者和教授的平均年龄仅为53.3岁。年轻才俊英年早逝,不仅给他们的家庭和父母带来了痛苦,也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损失。察看他们英年早逝的原因,大都是因为长期超负荷工作,生活没有规律,缺乏必要的锻炼,结果导致了“过劳死”。  相似文献   
999.
那一瞬间     
“这该死的大雨,偏偏下在这中考的日子里。”妈妈又在嘀咕,抱怨这天气。然而我却要说,下雨天,凉爽!感觉真好。  相似文献   
1000.
刘传霞认为,娜拉——新女性形象是男性精英知识分子在面临着各种压力之时想象与设计民族国家以及男性主体的主要符码.言说娜拉成为五四男性精英知识分子重要的文学议题;现代女作家——现实中娜拉的自我言说是精英女性知识分子建构女性主体和探索人生意义的重要途径。女作家的创作表现了对各种既定规范的突围、颠覆,同时也昭示了在内外压力之下,现代知识女性对女性自我主体构想无奈的修改与放弃。中国现代男女作家对新女性的叙述既呼应,又对照,他者叙述与自我陈述形成了潜在的对话与抗衡,共同描绘与设计着娜拉——中国现代知识女性的天涯路程。王宇通过对五四时期著名的文化镜像“娜拉”的生产、接受的考察,呈现出中国现代文学起源语境中性别政治与公共政治的复杂纠结,从而表明性别的问题实际上不仅仅指涉男人与女人的关系问题,而是从根部与社会文化精神的走向、知识谱系的建构密切相关,性别研究已然提供了一条回望20世纪中国文化/文学现代性诉求的独特路径。唐欣认为,从性别主体的角度重新解读茅盾《蚀》三部曲中的两性情爱关系,可以小说中显在的身体叙事作为独特的切入视角。其中,身体话语作为一种现代现象的表征,已然成为有效辨析现代主体生成的重要话语场地,它在性别主体建构、革命话语隐喻的多重视角中具有意义的多歧性与审美的多样性.从而也就为我们的重读提供了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