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23篇
  免费   480篇
  国内免费   115篇
管理学   326篇
劳动科学   20篇
民族学   406篇
人才学   301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6436篇
理论方法论   999篇
综合类   13248篇
社会学   1406篇
统计学   67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91篇
  2022年   349篇
  2021年   406篇
  2020年   439篇
  2019年   390篇
  2018年   191篇
  2017年   292篇
  2016年   354篇
  2015年   672篇
  2014年   1455篇
  2013年   1341篇
  2012年   1548篇
  2011年   2167篇
  2010年   1986篇
  2009年   1470篇
  2008年   1514篇
  2007年   1349篇
  2006年   1177篇
  2005年   1028篇
  2004年   955篇
  2003年   890篇
  2002年   798篇
  2001年   633篇
  2000年   528篇
  1999年   255篇
  1998年   171篇
  1997年   148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81.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伴随着新中国 50 年的历程,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本文剖析了少数民族文学所积贮的巨大潜力,论述了少数民族文学作家主体意识的建构,从而指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家面对新世纪将会成为各个少数民族文化的有资格的阐释人和中华文化的阐释人,而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学将不可遏阻地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82.
现代派作家致力于探索人的孤 独的精神世界,致力于探索人与社会、人与人、 人与自然和人与自我这几种关系的对立,表现 人在种种对立关系中极端孤独的心理。  相似文献   
83.
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为重要的文学接受类型有三种:娱乐式、赏评式和文学教育式。娱情悦性式的文学接受反映了这一时期重娱乐、重性倩的文学思潮,它由建安时期的崇尚自我表现发展为南朝时期的追求感官刺激;清赏品评式的文学接受由品鉴人物和山水的风气发展而来,它注重揭示作品的审美特征,有力地促进了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文学教育式的文学接受是当时重文风气的产物,它注重培养文学修养、指导创作,直接影响了当时的创作风气。  相似文献   
84.
论责任转质     
责任转质并非一种偶然的法律现象,它是对质权作为一种担保物权所要求物尽其用,财尽其流,价尽其位的一种弥补。文章运用比较的方法,论述了责任转质制度在我国确立的必要性,结合该制度在世界各国的立法例,尝试构建我国的责任转质制度。  相似文献   
85.
独立学院转设对教师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职业冲击事件。文章旨在探究教师对转设事件的认知评价、情感反应和行为应对。基于认知评价理论与压力学习效应的视角,探究教师感知转设冲击对非正式学习行为的影响,并检验工作不安全感的中介效应。通过对某独立学院301位教师的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感知转设冲击与教师非正式学习行为、教师工作不安全感呈显著正相关;工作不安全感与非正式学习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工作不安全感完全中介了转设冲击对教师非正式学习行为的影响。基于此,建议学校做好与教师的沟通工作,为教师提供职业保障和职业发展平台,鼓励教师在工作场所的非正式学习行为。  相似文献   
86.
刘小平 《青海社会科学》2007,(1):145-148,159
存在主义者萨特和道家老庄对自由问题都有深刻论述,他们的学说虽然产生于不同的时代、文化背景中,但对新时期文学都发挥了较大的影响力。他们的自由观在“自由的学说地位”、“自由的内涵界说”、“自由实现的方式”、“自由实现的结果”等四个方面都有会通之处,并且能够在文学研究中进行相互诠释、阐发,因而可以共同成为中国当代文学、文化建设的思想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87.
“新文科”建设对传统文科专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和标准,触发了对高校汉语言文学建设的一系列新思考与新实践,指向于实现知识的融合升级,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及实用性,以匹配社会的人才需求。“新文科”视角下,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基于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需求,坚持问题导向,从目标定位、课程设定、教学模式、师资素质建设等层面出发,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相衔接。  相似文献   
88.
张居三 《求是学刊》2007,34(3):107-111
在中国文学史上,《国语》一向不被人重视。其实不论是从史学角度,还是从文学角度,《国语》都是很值得深入研究的。本文通过对《国语》编撰意图的分析,认为其文学史料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紧紧围绕礼治、民本、忠恕、正名等思想选择的。此外,《国语》一书结构的安排,也不只是遵循周王室与各诸侯国关系远近、先华夏后蛮夷的原则,而是另有深意,即反映礼乐崩坏的前因后果。《国语》一书因此成为有机的整体,文学和史学价值也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9.
论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语境中的"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词源学意义上看,体制是指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积淀下来的社会习俗、意识模式和行为方式等,其生命力远远强于文字的规定。从文学的角度而言,作为一个自律的领域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积淀,文学在其自身内部也有了一种已经规范化了的体制;而伴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和工业化过程,文学变为由社会多种力量参与建构的产物,文学体制作为维持文学生产的秩序性力量,它在文学与社会、文学与权利、想象与规则等因素之间建立起相互的联系。从文化研究的角度而言,作为一个生产性的机构和中介,体制通过系统化的习俗惯例和传统来建立和传播知识和信仰;作为维持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规定性力量和系统,体制已经深入到一种文化共同体的各个领域和层面,对社会的运行、意识形态的建构、文化现象的形成等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90.
萧绎一生备受疾病困扰,不仅患有眼疾、疥疮等生理疾病,还有心气疾等精神疾病。从医疗文学的视角来看,萧绎的自我疗救努力及情感体验是《金楼子》的核心内容之一,超越疾患与追求不朽是《金楼子》的重要主题。书中不仅记录了他通过诸种方式尤其读书、著书等进行疾病控制和自我治疗的艰难历程,也反映了他精神自疗与思想超越的挣扎与失落。对这一论题进行深入探讨,或可对萧绎其人其事做出全新解读,对于中古医疗文学研究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