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7篇
  免费   22篇
管理学   24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5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653篇
理论方法论   41篇
综合类   427篇
社会学   18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66 毫秒
391.
《金湖年鉴》编辑部马国顺《加强综合年鉴社会保障内容记载的思考》一文,认为综合年鉴必须完整反映与传递社会保障信息,分析了目前综合年鉴在反映社会保障内容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了综合年鉴加强社会保障信息收载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392.
特色是事物独特性的表现,特色是事物创新的标志。地方年鉴应当具有自己的特色,这是年鉴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准。《武汉公安年鉴》经过8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充分认识和研究这些特色,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分析不足,从而不断改进工作,提高年鉴  相似文献   
393.
《中国石油集团地球物理勘探局年鉴》编辑部周宏《加强企业年鉴编纂刍议》一文,分析了企业年鉴的编辑现状,并就企业年鉴编纂如何再上台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94.
年鉴创新是当前年鉴界十分关注的一个话题,也是年鉴界同仁们不断追求和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张家港年鉴》在创新问题上,做过一些有益的尝试。如根据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设置“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395.
2001年经过换届以后重新组成的新一届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以改革创新为己任,在全国年鉴界大兴改革创新之风。《昆明年鉴》自1990年创刊以来,在市级几届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经过编辑部新老领导、全体编辑人员及全市撰稿人的共同努力,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本文仅从创新  相似文献   
396.
认为年鉴的创新,只是就年鉴的内容与形式而言,不是改变年鉴的性质与功能;年鉴创新的核心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年鉴创新的根本是走个性化之路。  相似文献   
397.
《山东年鉴》自1987年创办以来,至今已编辑出版20卷,刊载文字近3000万字,插页、图片5000码(幅),发行近14万册。20年来,《山东年鉴》在山东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各供稿单位、广大编纂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以其宏大的篇幅、翔实的内容、可靠的资料  相似文献   
398.
第三届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奖是近5年来年鉴界年鉴编纂出版质量的一次综合大检阅,年鉴参评规模空前,总体质量比历届明显提高。这都验证了现届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就任伊始倡导年鉴改革创新之风并努力营造创新氛  相似文献   
399.
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会长许家康在颁奖大会上的讲话对第三届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奖活动进行了总结,从年鉴框架雷同化现象开始改观,年鉴内容普遍得到充实,以及年鉴体例臻于完善等3个方面,概括了5年来中国年鉴界所取得的巨大进步,同时指出目前存在的片面追求豪华和编校质量方面的两大问题。许家康会长希望大家一定要与时俱进,坚持创新,在编纂业务方面继续苦下功夫,把年鉴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400.
历史编撰学与后现代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后期,后现代主义对现代社会的文明和价值观展开了激烈批判,而那种现代以来面向社会科学的历史编纂学也由此发生了巨大转变。后现代主义历史学的两个核心观点,即历史无统一性、方向性或连续性,以及历史文本乃是根据推理和语言建构而实现的,都对历史编纂学产生了有益的影响。在过去20年中,文化史,包括日常生活史、妇女运动史等研究兴盛了起来,地方性和社会个体得到了大幅度的强调。然而对历史编纂学影响更为深远的却仍是当今的全球化进程。确信过去的真实性,知晓历史认识中的主观性,遵循共同的理性尺度,容许历史阐释的多样性,或许将使我们比以往的"科学"史家更加了解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