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79篇 |
免费 | 63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85篇 |
劳动科学 | 16篇 |
民族学 | 19篇 |
人才学 | 29篇 |
丛书文集 | 528篇 |
理论方法论 | 83篇 |
综合类 | 1135篇 |
社会学 | 138篇 |
统计学 | 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9篇 |
2023年 | 48篇 |
2022年 | 39篇 |
2021年 | 82篇 |
2020年 | 48篇 |
2019年 | 40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22篇 |
2016年 | 41篇 |
2015年 | 58篇 |
2014年 | 131篇 |
2013年 | 93篇 |
2012年 | 120篇 |
2011年 | 124篇 |
2010年 | 128篇 |
2009年 | 129篇 |
2008年 | 130篇 |
2007年 | 128篇 |
2006年 | 112篇 |
2005年 | 89篇 |
2004年 | 97篇 |
2003年 | 61篇 |
2002年 | 59篇 |
2001年 | 58篇 |
2000年 | 56篇 |
1999年 | 33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22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87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自从孔子提出辞达说之后,两千多年来,人们对这一命题的关注就始终没有停止过.在对辞达说纷然的阐释中,苏轼的观点全面而又深刻,显得非常突出.堪称整个辞迭说解读历程上的里程碑.苏轼所标举的辞迭说.包括标准、内容、基础、形态等几个方面,其地位和作用是历史性的、承前启后的. 相似文献
52.
论王充的公文批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充<论衡>中文的观念,是以公文为主的,当下人们对王充文学思想的讨论,其实是对其公文思想的误读.王充的公文批评以功用论为核心,在功用论的规范下,形成了王充公文批评的其他原则.具体来说即为:肯定公文的社会功用;强调公文的真实性,提出了情实与实情两个范畴;主张文质并重,但质重于文;提倡明白晓畅的公文语言;追求公文主体的道德修养和学识修养. 相似文献
53.
<情?>之文字内容、封面插图、作词作曲均出自一人之手,这在图书出版史上尚属首例.为表述对情的礼拜、呼唤、和疑问这一深刻主题,为适应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作者王福林较多地运用了精炼平实冷峻的新闻语言,加快了小说的内在节奏,使读者尽快统揽全局.作者又以每章节开头的兴与诗情洋溢的歌词、描绘的个个风情画面三者结合,创造出一种深邃的诗的意境.在人物心理描写方面,则立足于意识流与梦境的相结合,步步深入,剖析人物内心深处,且运用杂文的入木三分和漫画的略带夸张的手法,刻画了一些非正面人物,以针砭生活中的丑恶和那些本应抑制的欲望.而贯穿小说始终的丰富的知识内涵,又给人一种深深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54.
技校学生德育的养成教育,就是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要求,约束学生,并贯穿于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通过长时间的锻炼,逐步转化为道德感情和意志.根据当前技校生的状况,突出这种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因为,理性与情感、意志、行为之间有较大的距离,想和做的、认识和实践并不一致,两者之间的差距还很大.人格的形成.要有正确理论的指导.并付之以实践,通过长期的、反复、曲折的、多方面的磨练,形成较稳定的思想品德,达到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所以,爱因斯坦强调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总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55.
王夫之现量说美学的阐释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海庆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19-23
王夫之把现量这个相宗术语转化为一个美学概念,并以之构成了他丰富的美学思想的重要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他提出了一系列有解放意义和革命性的阐释原则,对中国古典美学具有较大突破,并与西方现代阐释学美学的部分观点相印合。 相似文献
56.
冯梦龙的文学思想及其儒学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群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13(4):10-14
冯梦龙是一位致力于通俗文学的创作与批评的文学家。冯梦龙的尚俗主张主要是就文学体裁而言.冯梦龙的“情教”说,本源于儒家的学术思想.冯梦龙的文学直接承嗣了李贽,汤显祖、袁宏道等人的文学主张,并在俗文学领域中得到了新的拓展。 相似文献
57.
现代精神分析与人本主义的融合——对共情的理解与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贾晓明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5):36-38
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提出的共情(Empathy)概念,指的是一种能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人本主义的共情为精神分析中的澄清、对质、解释等各种技术提供了更佳的表达态度与方式。而现代精神分析指出,没有潜意识层面的反移情就没有共情。对反移情的深入理解是一种更高级的共情。现代精神分析学者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中所涉及的共情观点,体现着现代精神分析与人本主义的融合。 相似文献
58.
论中国古代艺术散文与诗歌的审美差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保华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8(2):52-59
以实践本体论为理论基础,可以把中国古代艺术散文与诗歌在审美形式上的区别归纳为三点:在思维和创作方法上,艺术散文重在体物而赋形,诗歌偏于缘情而立象;在文本上,诗歌强调情调,散文强调智慧和趣味;两者之所以不同,是由诗歌与散文作为中国文人不同的存在方式而决定的,也是由诗歌纵情和艺术散文任性的内在本质决定的. 相似文献
59.
浅谈高校下属院系资料室的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波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Z2)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高校图书资料越显重要,因此有必要对我国高校下属院系图书资料的建设与发展进行研究。通过对世界教育发达国家的下属学院资料室的建设、发展情况及其学术特色进行综述,并将我国高校资料室的现状作了基本分析对比,阐述了我国高校资料室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议我校应该提升资料室的定位,借鉴国外高校的成功经验,坚定不移地推动我校资料室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0.